一季度山西太原商品混凝土下降41.9%
一季度,太原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9.7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8%,與上年同期增長12.0%相比,呈現迅速回落態勢。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80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119.80億元,下降16.0%;第三產業增加值187.13億元,增長11.8%。
一季度,太原市GDP出現了近30年從沒有過的下降趨勢,雖然降幅僅為0.8%,但與全國增長6.1%相比,差距為6.9個百分點。這與太原市經濟結構的特殊性所形成的“慢半拍”走勢有直接關系。由于近年來太原市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持作用不斷加強,在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快速下降的情況下,第三產業實現兩位數增長,有效地緩解了經濟總量的下行幅度,使太原市GDP降幅明顯低于全省8.1%的降幅。
規模以上工業加速下行
3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1.22億元,比上年同月下降29.1%,降幅比上月擴大17.2個百分點。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7.7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0.3個百分點(上年同期增速為11.2%)。其中,中央企業16.76億元,下降12.1%;省屬企業56.35億元,下降16.8%;市屬企業4.21億元,下降5.5%;縣屬及以下企業(含無主管企業)20.46億元,下降31.0%。
規模以上工業是我市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成份,2008年占到全市GDP的39.6%,對全市經濟運行的影響很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直接導致一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的下降,反映出生產領域總體萎縮的局面。
主要支柱行業下降明顯。在全市34個行業大類中,下降的有 24個,比重達到70.6%。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67.7%的冶煉、煉焦、煤炭、電力四大行業分別下降21.4%、21.3%、19.0%和12.2%,增幅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33.0、25.7、17.3和18.8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1%的下降幅度中,四大行業影響因素就占到82.3%,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下降15.7個百分點。
在34個行業大類中,除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和皮革制造業零增長外,有8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37.7%,家具制造業增長20.0%,煙草制品業增長8.9%,橡膠制品業增長14.6%,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4.5%,紡織業增長13.2%,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8%,紡織制造業增長4.4%。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減少。受市場需求減少的影響,能源、原材料產品產量出現較普遍的負增長。在全市統計的99種工業產品產量中,有68種產量下降,比重達到68.7%。其中,能源行業中的原煤下降18.9%、洗煤下降25.4%、焦炭下降25.7%、發電量下降4.6%;冶金行業中的鋼材下降4.3%、生鐵下降3.3%、十種有色金屬下降80.8%;化工行業中農用化學肥下降73.8%;建材行業中的平板玻璃下降0.2%、商品混凝土下降41.9%;機械行業中的金屬冶煉設備下降57.0%,金屬切削機床下降52.9%。
節選自 山西統計信息網 《一季度太原市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