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廣東三和管樁有限公司新技術管樁鑒定會在中山召開,11位管樁行業專家組成了此次鑒定會的鑒定委員會,包括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會長徐永模,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秘書長魏從九,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楊南如,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謝永江,廣東土木建材學會副會長王離,中冶建筑研究總院高工王鐵夢,中交四航技術研究院首席顧問專家潘德強,上海港灣設計研究院高工王成啟,深圳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董必欽,蘇州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研究院院長李建華,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檢測中心高工王新祥。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對這次會議進行全程跟蹤報道。

作為中國管樁產業的龍頭企業,廣東三和一直致力于管樁產品技術的研究,組成了自己的研發隊伍,不斷自主創新,提高競爭力。
本項目主要對PHC管樁的耐久性問題,通過大量研究、生產試驗及工程應用,研制出適用于氯鹽環境、凍融環境、硫酸鹽環境的高耐久性PHC管樁,其主要創新點為以下幾點:
1、自主研發了特種輔助摻和料,有效地調整了蒸養后硬化水泥漿體的組成和微結構,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促進了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
2、采用與膠凝材料匹配的高性能減水劑,降低水灰比,并摻入大量礦物摻和料取代水泥,增加混凝土密實度,提高了管樁混凝土的耐久性
3、采用一次常壓蒸汽養護工藝,降低生產煤耗達50%,減少了煙氣排放。
該成果的推廣,對管樁生產企業的節能減排與在有海洋和氯鹽、凍融及硫酸鹽腐蝕等環境中的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董事長韋澤林致歡迎辭,對到會的各位專家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與忠心的感謝
中山市科技局副局長甄紅玫講話,表示這次鑒定會是她參加過的級別最高的鑒定會,并在會后對
專家們認真的態度和嚴謹的工作做法表示贊賞、
[Page]
廣東三和管樁有限公司總工魏宜齡對該項目的工作情況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項目組成員李龍對項目研究情況做了報告,通過一系列的數據與實例,闡述與傳統工藝相比較,此項目的優勢與創新點。
項目組成員同濟大學黃士元教授講話。
魏從九發表專家考察報告
[Page]
專家對項目從材料配比、試驗過程、施工過程等各方面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系列問題,項目組對專家的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其中專家組對該項目產品名稱表示不認可,認為“節能型高耐久性DPHC管樁”會在產品推廣時產生歧義,提出對名字進行更改。
專家激烈爭辯中
討論專家形成了最終的鑒定意見,一致通過產品名稱為“免壓蒸高耐久性PHC管樁”,并提出了建議,建議三和管樁要對管樁的工程應用進行更深入的跟蹤調查研究。
集體合影
節能減排是目前中國發展的重點,廣東三和管樁有限公司在這方面為水泥制品企業做了榜樣,該技術在提高產品的質量,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卓有成效,對工程質量、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都有重要意義。希望行業內有更多企業把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重點來抓,多辦此類的活動,促進行業動態良好的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