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業大調整 “工作母機”擺脫創新之困
“在當前大的背景之下,我國裝備制造業面臨著良好的產業整合機會,而日前國家作出的政策性安排,對裝備制造業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提及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的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難掩興奮。
2月初,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這份規劃明確指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
向文波認為,規劃中包含了很多有利于我國裝備企業發展的財政金融政策,比如鼓勵企業高起點的技術改造、提高出口退稅率、加大對裝備制造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這些政策和措施有利于企業整體競爭實力的提升。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從規劃內容中可以看出國家對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決心和行動在加強,希望盡快出臺具體的落實細則。
順勢而為推進裝備自主化
此次制定的規劃有很多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內容,如支持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建立重大裝備、科研專項,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這些政策和措施令業界備受鼓舞。
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沁新表示,國家針對全球金融危機制定了新的報批機制,提出鼓勵產業結構調整,鼓勵在重點領域、重大工程中優先采用國產設備,這些政策和措施有利于我國裝備制造企業的產品升級。
[Page]
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周鶴良認為,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推動我國實現由裝備制造大國向裝備制造強國的轉變。
裝備自主化是此次規劃中最大的亮點。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對“自主化”和“本土化”認識混淆,我國裝備制造業近年來以“市場換技術”,引進了不少外資企業,卻并沒有獲得核心技術。隨著政府對企業自主創新的重視和支持,包括發電設備在內的一些行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本土產品的技術已經接近國際水平,自主化程度不斷提高。然而在其他領域,尤其是高檔數控機床等領域,依然落后于國際水平,國際依存度較高,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和經濟安全。因此大力發展裝備自主化意義重大。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宋曉剛表示,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行業提供技術裝備的戰略性產業,裝備自主化不僅關系裝備制造業自身的發展,更關系到國家經濟的安全。
“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上游產業,相關行業的需求關系到裝備制造業的繁榮與振興。目前,由于受鋼鐵、汽車等行業發展的影響,裝備制造業也受到了較大沖擊。此次規劃中提出要結合大產業的重點項目,推進裝備自主化,將會進一步提升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快我國裝備制造業的振興?!敝袊恢丶瘓F總經理吳生富說。
吳生富表示,規劃提出的裝備自主化方向,更堅定了中國一重集團持續發展的信心?!凹瘓F已根據市場的變化,對產品結構進行了調整。相信在國家支持裝備制造企業技改、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等政策的支持下,中國一重會進一步加快技改和創新的步伐,在大產業的重點項目中承擔重任,開拓更廣闊的國內外市場。”
蓄勢已久新機制得人心
當前,加快產業、產品升級和盡快解決關鍵、核心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局面,是裝備制造企業面臨的兩個共性問題。
“裝備制造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內容非常具有針對性,如提升基礎零部件技術水平,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以及對部分確有必要進口的關鍵部件及原材料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等都是以前行業企業一直在建議的,此次終于被決策層所接受?!敝袊鴻C械工業集團裝備制造部部長黎曉煜對規劃內容給予了充分肯定。
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副總裁鄭建華說:“目前裝備制造業的國產化難題,最主要的不是科技攻關,而是市場培育。規劃最令人鼓舞的一條,就是提出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FONT>
專家認為,規劃鼓勵重點工程使用自主產品的重要性在于,一些國內企業已具備了生產和制造大型裝備的能力,但卻沒有參與的機會,而很多項目主管方因看重國際巨頭的實力,因而傾向選擇進口產品。
“從這點看,規劃提出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眹鹱C券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董亞光說,雖然國產重大技術設備在某些領域和國外同行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這種差距并不是致命的。實施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為國產設備進入重大工程提供了參與機會,將推動國產設備在實際應用中不斷進步,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Page]
上海電氣電站集團近年來在60萬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核電汽輪機低壓焊接轉子等項目開發上投入了巨額資金,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該集團總工程師袁建華表示:“我們最擔心的是有技術、無市場,規劃提出對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的企業給予風險補償,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期待相關細則的出臺?!?/FONT>
柳工股份公司總裁曾光安則認為,建立使用國產首臺(套)裝備風險補償機制,增加出口信貸額度等,對于企業經營來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此外,支持裝備制造骨干企業進行聯合重組,發展具有工程總承包、系統集成、國際貿易和融資能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將有利于改善工程機械行業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及重復建設、無序競爭的現象。另外,加快完善產品標準體系的規劃,對于在全球競爭中爭取話語權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喜憂并存期待政策細化
不過,此次出臺的振興規劃仍然較為宏觀,企業與業內專家都表示,期待有進一步的具體措施出臺。
“希望進一步規范國家關于進口設備的政策,讓我國企業在國內市場能夠享受與外資企業平等的地位?!毕蛭牟ū硎?,在國外零部件進口方面,應該對國內已經能夠生產的零部件進口取消免稅,對國內暫不能生產但主機有需求的仍進口免稅。
這樣依據不同情況減輕企業的負擔,也給企業在技術革新方面提供了緩沖的時間。節省下來的這部分資金,可以投入到企業新產品的研制以及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上來。
但業內專家普遍認為,規劃出臺之后對主機企業申請進口零部件免稅應該更為嚴格。在研發方面,政府部門可以對基礎零部件技術研究給予減息貸款等經費支持或優惠政策,或由有關部門出面聯合高校等科研力量,重點突破中高端液壓元器件、軸承、發動機等研制難題。另外,主機企業可以與配套件企業組建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由主機企業集團向基礎零部件企業投入資金和技術支持,增強配套企業生產能力;同時,政策引導、扶持,通過資產重組或并購組建數家大型基礎零部件企業集團,增強零部件生產企業的市場開拓及研發能力。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宋群表示,規劃只是一個方向性、指導性的方針政策,具體能否提升產業發展,還要看其落實和實施的情況。為此她提出:“什么是重點工程?如何界定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這可能與后續的投資、政策的實施有很大關系?!贝送?,規劃中提出的重大工程的國產化,國產化的百分比是多少?哪些關鍵環節需要達到100%國產化,哪些需要達到80%?這些都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標準。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規劃與市場部副主任馮寶珊建議,相關部門應將政策支持更多地用于拉動內需,而非擴大進口。同時,拿出一定的資金用于引進國外關鍵技術,并購國外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此外,應加大對行業共性技術的研發投入及基礎技術研發平臺的搭建。對于企業共同關心卻無法獨立完成的關鍵技術,由政府出面協調解決,避免重復建設。在稅收政策上,建立內銷退稅與出口退稅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在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的同時,以內銷退稅鼓勵企業更加重視國內市場。
在本輪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與大企業相比,很多中小企業應對措施更為靈活,可以隨時減產或停產,部分企業雖然規模小,但環保水平較高,在經濟恢復的過程中作用不可小視。因此也有專家提出,應加強行業準入,改變原有以企業規模大小論英雄的模式,加強新建項目的環保指標約束,讓優秀的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政策扶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