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散裝水泥供應量居全國第一
對于常州的這項突出業績,中國散裝水泥推廣發展協會2009年元旦后特向市長王偉成和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發來賀信,充分肯定了常州市“實施政府推動、企業跟進、市場化運作、進行水泥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精心推廣應用預拌砂漿”的做法。
中國水泥總產量占世界四分之一。散裝水泥發展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是實現工業、城市現代化的必經之路。目前,我國水泥散裝率是45%。江蘇省水泥散裝率為67%。
據了解,常州市水泥“發散”工作在計劃經濟時期有過光榮歷史,然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徘徊不前,散裝率更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近幾年,局面扭轉:2005年常州市散裝量列全國城市第7位;2006年,散裝量首次突破千萬噸,居全國城市第三位;2007年,散裝量居全國城市第二位。
市散裝水泥辦公室主任尤大晉介紹,多年前,全市機立窯占70%以上,溧陽作為全市水泥集中地區,不僅產量大,而且90%以上是包裝水泥。出路在哪里?在于突破行業結構不合理和重點地區兩大難點。首先,常州市散裝辦給溧陽市人民政府發出了一封信,介紹了國家和省、市有發展散裝水泥的政策,分析了溧陽市水泥行業作為本市支柱產業所面臨的形勢,提出了必須走水泥散裝化之路的要求。其次,散辦組織水泥企業的決策者,到浙江等地學習。面對挑戰和機遇,精明的企業決策者們開始思索。其中,盤固公司率先引進國際先進裝備2500日產熟料新型干法回轉窯。同時,涌現了一批以金峰、揚子為代表的“發散”骨干企業。市經貿委等五部門還聯合出臺了《關于推進常州市水泥工作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大力扶持行業發展。
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不能一味強調抓生產源頭,必須同時抓好使用環節。常州市全面實施“農村發展散裝水泥、使用預拌混凝土、推廣預拌砂漿”的“三位一體”戰略。武進區成為首批“全國農村發展散裝水泥示范縣(區)”,基本經驗在全國推廣;常州市成為第一批使用預拌混凝土試點城市之一,江蘇省“十強”混凝土企業中常州占2家;2007年6月,國家商務部等六部《關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現場攪拌砂漿工作的通知》下發之際,常州市出臺《關于加快常州市預拌砂漿發展的實施意見》,常州市眾華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第一筒預拌砂漿在市運河服務中心工程使用,掀開了常州市預拌砂漿發展使用的序幕。目前,后續建設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5家,年產能達100萬噸。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