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科學發展觀 加快預拌砂漿推廣
預拌砂漿是近年來隨著建筑業技術進步和文明施工要求發展起來的新型環保建筑材料,發展預拌砂漿是發達工業化國家走過的共同之路,是對傳統的現場攪拌砂漿的一次重大變革,也是散裝水泥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由之路。江蘇省散裝辦把推廣應用預拌砂漿作為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更新觀念,不斷創新,著力培育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和抓好工程應用預拌砂漿試點工作。
認識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意義,除了從有利于推進水泥散裝進程的微觀方面加以理解;更要從節能減排、環境保護、以人為本等宏觀方面加以把握
推廣應用預拌砂漿有利于資源節約,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內容之一。用預拌砂漿替代現場拌制砂漿,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同質產品替代,而是用一種新型建筑材料來取代傳統、落后的建筑材料,具有明顯的節材利廢效果。首先,預拌砂漿采用專業化工廠生產,以計算機控制成分配比,減少了現場攪拌的水泥、石膏、黃砂等材料浪費。據測算,每使用一噸預拌砂漿與傳統的現場攪拌比較,節約黃砂50公斤、節約水泥43公斤、節約石灰34公斤。按我省每年砂漿使用量4000萬噸計算,全年可分別節約黃砂、水泥、石灰分別200萬噸、172萬噸、136萬噸。其次,生產使用預拌砂漿可以促進工業尾礦、鋼渣、礦渣等固體廢棄物的再利用,可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每生產一噸預拌砂漿,可以綜合利用粉煤灰85公斤,按江蘇每年使用4000萬噸預拌砂漿計算,可利用粉煤灰總量達340萬噸;再次,生產和使用預拌砂漿,可以節約能源、減少成品砂漿的損失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據專家估算,如果江蘇的所有城區全部使用預拌砂漿,每年節約能耗折合標準煤可達3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60萬噸。
推廣應用預拌砂漿有利于減輕環境負荷,是提高工程質量、促進文明施工的有效舉措。一方面,預拌砂漿的專業化、工廠化生產,形成了一套可追溯的質量保障體系,避免了攪拌過程中受人為因素影響造成的質量隱患,為建筑施工提供了安全的質量保證。另一方面,預拌砂漿屬于功能性建筑砂漿,它克服了傳統現場攪拌砂漿普遍存在的空鼓、開裂、脫落、滲漏、引氣、強度低等質量通病,達到延長建筑物使用壽命的目的。再一方面,傳統砂漿在施工現場拌制使用時,需要占用大面積堆放場地,材料露天存放,雜質較多、含泥量大、配料難以控制。而預拌砂漿生產、運輸、使用等環節全部在密封的裝備和環節下作業,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操作,避免了現場攪拌造成的噪音和粉塵污染。據測算,在施工現場攪拌砂漿,攪拌機的噪聲可達90分貝,施工現場周圍的空氣中60%的懸浮物來自于現場攪拌,造成了嚴重的擾民、損民、害民。因此,必須花大力氣來推廣這一利國利民的綠色工程。
推廣應用預拌砂漿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傳統的現場攪拌,原材料進場靠人工肩扛擔抬,攪拌過程中靠人工控制,勞動強度大,工作方式落后。現場攪拌,使工人在惡劣環境下吸入大量粉塵,傷害了勞動者的身心健康。隨著我國勞動保護制度的逐步完善,勞動成本的不斷提高,社會分工的進一步專業化,這種落后的生產方式不符合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勢必被先進的生產方式所取代。而生產和使用預拌砂漿,正是改變這種惡劣工作環境的有效載體。使用預拌砂漿還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根據上海市近幾年采用預拌砂漿得出的經驗數據和傳統的現場攪拌砂漿比較,在同等手工施工作業條件下,工作效率提高2倍以上,如果采用機械化施工,工效可提高4—6倍。
推廣使用預拌砂漿有利于促進水泥散裝化進程,是進一步加快散裝水泥發展的強勁動力。我省散裝水泥工作,一直保持著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2007年,全省累計完成散裝水泥7745萬噸,占全國總量的13.71%;全省平均散裝率65.71%,高出全國水平近25個百分點,散裝水泥量、率均居全國第二;預拌混凝土企業達385家,年供應量1.01億立方米,在全國排名第一。但與高水平的散裝化程度還有較大的差距。工業化國家水泥散裝率超過90%,各類建設項目基本上都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而我省的預拌混凝土使用率只有50%左右,預拌砂漿使用剛剛起步,要實現水泥散裝化還任重道遠,推廣應用預拌砂漿作為水泥散裝化的重要環節顯得更為重要。如果全省目前使用的4000萬噸砂漿全部使用預拌砂漿,就可以增加散裝水泥800多萬噸,可帶動水泥散裝率提高近8個百分點。
預拌砂漿作為一種新型建筑材料,在推廣應用過程中難度較大,必須依靠政府推動,多部門形成合力;加快生產企業培育和工程應用試點速度;加大科技攻關力度,為之提供技術支撐;開展全方位宣傳,全社會共同參與,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Page]
為推動預拌砂漿工作的全面開展,江蘇省經貿委、建設廳等5部門先后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發展我省預拌砂漿意見》和《江蘇省預拌砂漿生產和使用管理辦法》。省經貿委又印發了《江蘇省預拌砂漿企業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對新建預拌砂漿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生產工藝條件和實驗檢測設備提出了明確要求,提高了預拌砂漿企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從而保證了預拌砂漿的產品質量。南京市成立了由建委、建設局、環保局等部門參加的應用預拌砂漿工作小組,就加強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工作進行了專題研究和部署,對使用預拌砂漿的范圍和使用起點作出了明確要求。常州市經貿委、建設局、發改委、環保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快我市預拌砂漿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禁止現場攪拌砂漿時間和范圍。市建設局還印發了《常州市建筑工程生產使用預拌砂漿若干規定》,明確審圖、施工質量控制、造價、施工監理等部門在推廣使用預拌砂漿方面具體職責。常州市散裝辦印發了《常州市預拌砂漿產品備案登記管理辦法》,明確了預拌砂漿企業申辦立項、驗收、產品送檢的流程。鎮江、連云港等市也相繼出臺了預拌砂漿管理辦法,促進了預拌砂漿的推廣應用工作。
積極培育砂漿生產企業和開展工程項目試點,為預拌砂漿推廣應用夯實了基礎。如常州市采取多種形式向投資商宣傳發展預拌砂漿的必然趨勢和國家的政策導向,到目前,全市實際投入運行的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已有4家,年生產能力超過80萬噸。該市投入30多萬元購置了砂漿背罐車,解決了砂漿使用主要設備的移動運輸問題,目前,已形成了預拌砂漿儲存、運輸、使用的一條龍物流配送體系。在預拌砂漿綜合成本、工程質量、施工工藝、施工現場環境改善等方面,進行了有關數據的采集、整理、分析,為預拌砂漿指導價的測算提供論據,現已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擴大到較大范圍內推廣使用,目前,全市有近20個工程項目開始使用預拌砂漿,累計使用量超過2000噸。
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為預拌砂漿推廣應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作為新型建筑材料,預拌砂漿對物流裝備、外加劑的技術要求較高。全省各地在充分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基礎上,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常州市眾華公司,自行設計開發的砂漿成品儲庫,解決了一般預拌砂漿企業以銷定產、一次生產而無法滿足工程急需的矛盾。南京天印科技公司研制的散裝砂漿物流配送系列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目前已投入批量生產。無錫江加公司開發研制的預拌砂漿生產裝備已占全國同類產品70%的市場份額。東南大學的《降低建筑商品砂漿成本的關鍵技術研究》、《系列砂漿外加劑研究》也取得了成功,并被廣泛使用。
多層面宣傳活動,為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廣應用預拌砂漿,由于成本相對較高,受效益因素影響,使用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為此常州市印制了宣傳畫冊,詳細介紹生產使用預拌砂漿對節能減排的貢獻。通過媒體連續刊登有關預拌砂漿的基本知識和推廣應用的意義,以及國內外的發展動態,增強全社會對預拌砂漿的認知度,提高建筑施工單位使用預拌砂漿的自覺性、積極性。南京市通過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媒體,對推廣應用預拌砂漿工作進行了重點宣傳。市散裝辦在對建設工程行政執法檢查時,將工程項目是否使用預拌砂漿作為重要內容,向建設單位、施工企業宣傳推廣預拌砂漿的意義。鎮江、連云港、淮安等第二第三批試點城市,也把預拌砂漿推廣應用的宣傳,作為近年來的宣傳重點抓緊抓好,取得了一定成效。
江蘇省預拌砂漿的推廣應用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尚處于起步階段,必須從增加企業信心、共同消化成本、強化技術創新和轉變思想觀念等方面加強工作,以期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消除企業顧慮,增加投資信心。我省大部分企業目前對投資預拌砂漿持觀望態度,必須化大力氣予以消除解決。首先,政府應盡快出臺推廣應用預拌砂漿的剛性政策,規定“禁現攪拌”的時間和范圍,加大行政調控力度。其次,要加強對預拌砂漿行業的監督檢查,維護市場正常發展秩序。再次,要正確引導,合理布局,確保預拌砂漿企業健康發展。最后,要積極宣傳,向各級有關領導、施工單位廣泛深入地宣傳預拌砂漿的綜合社會效益,提高“禁現”重要意義的認識,自覺推廣應用預拌砂漿。
共同消化成本,打破價格瓶頸。推廣預拌砂漿得益的是全社會,不應該讓企業單方面承擔高成本帶來的風險。在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的同時,政府應該從政策上扶持這項新興事業,在稅收和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傾斜。
強化自主創新,攻克技術難關。預拌砂漿是一項科技含量較高的新技術,企業必須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從提高技術方面來探索資源綜合利用的有效途徑,用機制砂替代部分天然砂的使用,最大限度的利用粉煤灰、超細礦粉等工業廢棄物,以降低預拌砂漿生產成本并積極加強人員技術培訓,以優質的產品、合理的價格,面向市場的競爭。
更新管理理念,創新物流模式。目前推廣預拌砂漿難的關鍵是綜合成本高,其中終端物流占的比重較大。事實上,投資整套物流設施、設備所需的資金遠超過砂漿廠建設的資金。因此,必須創新經營模式,鼓勵建立預拌砂漿物流配送中心。該中心實質意義是一個中介機構,介于生產企業和使用環節之間。一個完善的物流配送中心,應該具備滿足目標市場供應砂漿所需的配套物流設施、設備,有足夠的運輸能力,在生產企業和使用環節間起紐帶作用的一個經濟實體。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不但可以減輕預拌砂漿企業的投資壓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會資金,避免投資浪費。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