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聯并購公會吁產業資本跨國并購
“現在可以說是出現了一個百年一遇的良機。”報告稱,制造業在較長時期內仍將是立國之本,而快速提升主要制造行業實力的最有效方法,是與歐美國家的行業領先企業進行股權層面的深度合作。
報告指出,此類并購并非人們現在談論的“抄底”,因為抄底是一個財務投資或者投機的概念,低買是為了高賣。而參股歐美實體企業,相當長時間的持有,是把中國的要素資源配置到更能獲得長久的、戰略性利益的國家和產業中,讓中國的資源分布在整個產業鏈的各個部分。
報告認為,歐美國家技術領先企業的股權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收購的主要目標,如信息、機械、生物等產業中的領先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和資源類企業亦是收購重要目標。
事實上,去年以來,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跌落,中國企業已加大了針對海外資源類企業的并購。如武鋼集團上月以1.8億澳元收購CentreMetals公司在澳大利亞鐵礦石項目50%的股權。中石化則以20億美元完成對加拿TanganyikaTYK.TO石油公司的收購。
報告強調,中國目前運作較好的PE都具有境外資本背景,利用好PE可以有效推動企業“走出去”并購。
而弘毅投資攜手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CIFA公司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中聯重科于去年10月攜手弘毅投資、高盛公司和曼達林基金,正式簽署協議,收購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CIFA公司100%股權。完成此次收購后,中聯重科將躍居全球混凝土機械制造商的龍頭地位。
報告指出,政府出臺的配套措施是中國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出海購買股權能否成功的關鍵。
報告建議放寬對跨國并購的審批;設立“收購基金”,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并與地方的產業升級相結合。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