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縣落實多項措施控制建材價格上漲
首先,北川縣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對災后農房重建標磚運費實行財政補貼的通知》及《運費臨時性調整補充通知》,對建材分區域、分地點制定了最高到岸價格,并建立紅磚運費補貼辦法,關外群眾只需按0.45元/匹的價格,對運抵北川的紅磚進行統一結算,差額部分由縣財政籌資補貼。
其次,加快建材企業的引進和復產,北川全縣(含“兩鎮一辦”)現有制磚企業(含在建企業)38家,其中頁巖磚廠16家,全部投產預計年生產能力為5.4億匹;免燒磚廠22家,全部投產預計年生產能力為5500萬匹,目前已投產16家,累計生產標磚(含免燒磚)3000萬匹。水泥生產企業3家,年生產能力為95萬噸,已累計生產20萬噸。建立水泥銷售網點22家,鋼材銷售網點17家。
同時,加強外地建材采購的價格比選,盡量選擇價廉物美的建材產品;以禹里鄉為中心,建立了關內地區建材超市,并對在禹里鄉投資的建材生產、銷售企業給予20%-30%的補貼,確保群眾購買到平價建筑材料。
另外,北川縣對本地企業生產的磚、瓦、砂石、水泥等的出廠價格實行最高限價政策,規定頁巖磚最高限價0.36元/匹,水泥最高限價325#R出廠價450元/噸;商品混凝土C15限價340元/立方米,C20限價350元/立方米。
北川縣還建立了生產企業提價申報和成本監審制度。規定本地生產企業因成本上升,確需調整價格的,需提前10天向縣物價部門申報,審核同意后方可執行。
對從外地購進在該縣銷售的建材,有關部門實行綜合差率管理。規定鋼材的進銷差率不得超過4%;水泥的進銷差率不得超過5%;磚瓦進銷差率最高不超過8%(不含直接運雜費)。建立銷售企業提價申報和備案制度。規定建材銷售企業因進貨價或運雜費上升,確需提高銷售價格的,必須在提價前向縣物價部門申報,并提供詳細成本資料供物價局備案,審核同意后方可提價。
對涉及建材行政事業性收費進行嚴格清理,對過高收費進行及時調控,不合理收費必須立即停止。鼓勵群眾就地取材。動員關內群眾修建以穿斗木架房為主的永久性住房,便于群眾就地取材,同時制定木材、石材、河砂等用材優惠政策,確保群眾建房所需。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