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災后重建7項規劃發布總投資1200億
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人民銀行、國土資源部等多個部委昨日公布了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城鄉住房建設、農村建設等7個專項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劃估算總投資將達到1200億元,重點用于教育、衛生等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服務領域基礎設施,統籌并有序地恢復完善社會福利、就業和社會保障、廣播影視、基層政權等公共服務設施。其中教育、衛生領域的公共服務設施重建估算投資達677億元,超過總投資的56%。
三年完成住房重建
城鄉住房建設專項規劃提出,要在兩年內基本完成汶川地震災區農村住房恢復重建工作,三年內基本完成城鎮住房恢復重建工作,讓災區群眾早日住上安全、經濟、適用、省地的住房,實現家家有房住,使城鄉居民的住房安全性能明顯加強、配套設施明顯提高、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城鄉住房建設專項規劃還明確了城鄉住房恢復重建的分類、規模和年度任務,以及新建住房、加固住房、城鎮住區設施配套、農村住區設施配套的建設要求和標準等。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農村建設專項規劃提出,要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保障安全與生計,注重災后恢復重建與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相結合,努力恢復災區農業生產設施條件,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增加農民收入,為農業持續發展、農村繁榮穩定、農民安居樂業奠定基礎。
農村建設專項規劃還明確,要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農村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農業生產設施和農村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科技支撐能力、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基本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貧困村生活生產條件改善,為實現國家農村扶貧開發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完善市場服務體系
市場服務體系專項規劃提出,要適應新農村建設、新型工業化和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與災后恢復重建的城鎮布局、生產力布局相適應,優先恢復重建與災區群眾基本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密切相關的市場服務網點及流通基礎設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設施齊全、功能配套、結構優化的市場服務體系,為災區生活和生產恢復與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市場服務保障。
市場服務體系專項規劃還明確,要用三年左右時間完成市場服務體系恢復重建的主要任務,市場服務網點全面恢復,流通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和改善,市場服務體系的功能得到恢復和提升,滿足居民生活需要,吸納勞動力就業,促進工農業生產和經濟社會發展。
保障災后重建用地
土地利用專項規劃提出,要按照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的方針,統籌經濟社會恢復重建與土地利用,優化用地結構與布局,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改善生態環境,為恢復重建美好家園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土地利用專項規劃指出,要保障災后重建必需建設用地,確保因災轉移人口臨時安置和受災群眾家園恢復重建的必需用地得到保障,盡快恢復工農業生產條件;節約集約用地,立足于保障災區恢復重建,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水平有所提升,努力轉變用地方式,防止用地浪費。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