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市千余戶農民建新房選擇“新墻材”
共使用混凝土多孔磚4000多萬塊,相當于少用了6000多萬塊實心黏土磚,保護了百余畝土地
“這房子冬暖夏涼又結實,住著打心眼里覺得舒坦……”8月20日,任丘市麻家塢村村民肖文拉和記者談起新農舍時,這樣描述自己的感觸。在任丘市農村,煤灰、煤渣、石粉……這些過去被人們視為廢物的工業“下腳料”,經過技術加工后,變成具有質量輕、隔熱、保溫等特點的新型墻材。
據統計,目前任丘市已有1000余戶農民建新房選擇新型墻材,這些農舍使用混凝土多孔磚4000多萬塊,相當于少用了6000多萬塊實心黏土磚,保護了百余畝土地。
任丘市人均耕地1.4畝,有黏土磚瓦窯60多座,占地1.6萬畝,年產實心磚約6億塊,耗煤8萬噸。讓黏土磚逐步退出農村市場,有效恢復和保護土地資源成為面臨的突出問題。
2003年下半年,任丘市第一家新型墻材混凝土多孔磚企業建成投產,年可生產混凝土多孔磚1200萬塊,但由于成本較高等原因,不久被迫停產。鑒于這種情況,從2004年開始,任丘市出臺優惠政策,對符合要求使用新墻材的建房戶每戶給予2000元的補貼,引導農民建設新墻材農舍。
同年4月,任丘第一座新型墻體材料示范農舍在議論堡鄉東大塢村落成。由于示范房砌筑快捷、保溫隔熱、結實美觀,引來四鄰八村的村民效仿。當年全市共建成示范房260座,使用混凝土多孔磚1000萬塊,減少使用黏土磚1700萬塊,節約土地26畝。
為克服墻改基金有限,不能滿足更多蓋房戶獎補的缺憾,從2007年開始,任丘市進一步完善獎補政策,經過協商,由新墻材企業以8%至15%的價格優惠讓利于農民。“這樣,農民用新墻材建一所房子和用黏土磚的成本差不多。隨著價格劣勢的化解,新墻材農舍的質量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任丘市墻改辦負責人介紹說。
目前,任丘市新上新墻材項目12個,建成投產新墻材生產線22條,年產新型墻材折合標準磚4億塊。隨著新墻材的推廣,4年間已有13家黏土磚生產企業退出市場。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