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消費紅磚逾30萬塊 武漢實心磚為何禁而不絕
漢口將軍路天橋下變成實心紅磚的交易市場,那這些紅磚來自哪里?知情人透露,紅磚大多產自黃陂等郊區。
7月12日下午,在黃陂區三里鎮大潭原種場甲山村,經村民指點,記者發現了3家磚廠。在大潭小學背后,有一家磚廠生產實心紅磚。記者走進廠房找到一名工人,假稱要買一批紅磚,工人熱情地介紹,該磚廠占地近百畝,周圍都是良田。記者看到,院子里堆滿燒好的紅磚。
一名年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的磚窯只能燒制實心紅磚,不能生產節能磚和多孔紅磚,年生產能力可達3000萬塊,每塊磚賣1角9分錢。廠里的工人透露,每塊磚可以賺5分錢的純利潤,一年下來,老板至少能賺150萬元。而附近還有六七家磚廠,記者又走訪了兩家,均稱年產紅磚1000萬塊。
12日,另一路記者在鄂州市華容區發現數十家紅磚廠,都沒有廠名。臨江鄉新港村有一家規模較大的紅磚廠,年產量有1000多萬塊。該廠負責人稱,紅磚的出廠價是每塊1角8分錢,買得多還有優惠。該廠一名員工介紹,該廠占地700多畝,附近很多農民都在磚廠打工,“周邊的土地被挖得只剩下石頭!”
據了解,鄂州華容區有紅磚廠57家,由于鄂州城區和各鄉鎮政府所在地禁用實心紅磚,該地生產的紅磚一部分銷往農村,一部分銷往武漢,在武漢每塊磚可賣2角5分錢。華容地區每天約有30萬塊紅磚流入武漢。
武漢市墻體材料改革辦公室的王中華副主任表示,生產實心紅磚對土地的破壞極大,為保護土地,同時推廣新型墻材,省、市方面近幾年出臺多項政策,對包括武漢市在內的多個地區禁止燒制和使用紅磚。他透露,全市目前還有166家小土窯在生產紅磚,周邊地區也有紅磚流入,但目前市內的報批項目基本上都使用節能磚。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