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專利為重建出力 建筑垃圾變金磚
射洪籍杜先生將“采用建筑垃圾制備建筑磚塊”等兩項專利捐贈災區
地震后產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怎么辦?“我可以幫災區人民‘消化掉’,將它們變廢為寶,生產出災后重建所需的磚塊!”6月1日,河北省定州市某建材公司副董事長杜世永專程坐飛機趕到四川,委托射洪縣知識產權局把他的“采用建筑垃圾制備建筑磚塊”和“粉煤灰渣建材制品養護機”等兩項專利技術無償捐贈給災區,為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奉獻一份力量。
兩專利技術能讓垃圾變“寶”
今年57歲的杜世永是射洪縣金華鎮人,從事建筑行業多年。10多年前,杜世永到河北省定州市發展,并同朋友合辦了一家建材公司。該建材公司專門用工業廢渣、粉煤灰、鋼渣、煤矸石、建筑垃圾生產磚塊,在當地被稱為“環保節能建材公司”。
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杜世永就開始研究用建筑垃圾生產建筑磚塊的新型技術。今年3月19日,杜世永拿到了“粉煤灰渣建材制品養護機”專利證書。4月9日,杜世永又獲得了“采用建筑垃圾制備建筑磚塊”的專利證書。“有了這種技術,我們可以吞噬更多的建筑垃圾了!”杜世永躊躇滿志。
無償捐贈專利支援災后重建
汶川地震發生后,遠在河北的杜世永很想為家鄉災后重建出點力。他從電視上看見:災區的一些危樓被炸掉,然后大量建筑垃圾被推開、扔掉。“災區建筑垃圾如此之多,扔掉不僅費時費力,還會造成新的污染,完全可以把它們變廢為寶!”杜世永決定立即回家鄉奉獻自己的專利技術。
[Page]
6月1日,杜世永回到四川。2日,他抱著專利證書走進射洪縣知識產權局:我要把發明專利“采用建筑垃圾制備建筑磚塊”和實用新型專利“粉煤灰渣建材制品養護機”無償捐贈給災區。杜世永說,運用該專利技術,可把災區房屋倒塌所產生的建筑垃圾作為原料,無需特殊工序,每天可生產建筑用磚5-10萬塊,且成本低(只需30萬元)、能耗少、無污染。
首例捐贈申請即將發揮作用
“你們為何不直接到災區去建廠?”記者問。對此,杜世永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災區重建更需要智力扶持,災區人民有自己的企業,更能樹立災后重建的信心,“我的兩項專利技術成功捐贈出去之后,我還將無償地為獲贈者做設計規劃、提供技術咨詢,直到生產出合格產品為止,災區企業自己生產出災區急需的產品,對災區人民來說,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將獲得雙豐收!”
據了解,這是災后遂寧市知識產權局收到的首例個人專利技術捐贈申請。遂寧市知識產權部門高度重視,正積極通過省局聯系災區有關企業、個人辦理相關手續,使該項技術在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過程中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