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建筑常識盤點
抗震房屋結構
抗震結構體系是抗震設計應考慮的最關鍵問題,對安全和經濟起決定性的作用,是綜合的系統決策。體系的選擇要符合抗震概念設計的幾條基本原則。
主要的抗震結構體系有:
1.多層砌體房屋。是以砌體(無筋砌體或配筋砌體)抗震墻為抗震結構體系,其中以橫墻承重為主的結構體系較有利,承重橫墻兼作橫向抗震墻,縱向自承重墻作為縱向抗震墻,必要時也可以采用縱、橫墻混合承重。
2.多層內框架房屋。指外墻為磚墻垛(或壁柱)承重,內柱為鋼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適用于工藝上需要較大空間或使用上要求有較空曠的大廳的輕工廠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層框架磚房。底層要求有較大空間作商店、服務大廳等,上部則為隔墻較多的住宅或辦公樓,是一種上下材料不同、強度和剛度不連續的結構體系,在抗震設計中有較嚴格的要求。
4.框架結構。多應用于多層及高層民用建筑和多層的工業建筑,建筑平面布置靈活,易于布置較大房間。但純框架結構側向剛度小,屬柔性結構,故其層數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墻結構。在多層和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的縱向和橫向布置適當的抗震墻,并與框架結構形成框架-抗震墻協同工作的結構體系。在地震作用下層間位移比純框架結構顯著減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墻結構。是全部由縱、橫抗震墻組成的結構體系,其抗震性能較好,在高層住宅、公寓、旅館等建筑中廣泛應用。
抗震防裂度
抗震設防烈度是按照國家規定的權限批準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
建筑安全等級是根據建筑的重要性和使用安全系數用來確定其施工質量的依據主要供設計在進行建筑物安全系數校核
建筑的安全等級在有抗震要求的情況下,應以建筑抗震規范為準!
磚混結構的抗震縫
建筑抗震設防等級
抗震設防烈度是按國家規定的權限批準作為一個地區抗震設防依據的地震烈度。以北京地區為例,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即超越8度的概率為10%左右。
現行抗震設計規范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7、8、9度地區建筑工程的抗震設計、隔震、消能減震設計。
抗震等級
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為例,抗震等級劃分為四級,以表示其很嚴重、嚴重、較嚴重及一般的四個級別。
在我國建筑業中,已經開始嚴格執行這個等級標準。
抗震設防
指在綜合考慮地震環境、建設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許的風險水平及國家經濟承受能力我要達到的安全目標等因素的基礎上,經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或審定的,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所應達到的抗御地震破壞的準則和技術指標。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