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冶特鋼礦渣微粉廠工業廢渣利用實現技術升級
駐湖北記者報道冶金、電力等行業排出的高爐礦渣、鋼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渣,均屬于具有潛在物理化學活性的固體廢棄物。湖北大冶市新冶特鋼有限責任公司礦渣微粉廠通過采取分別粉磨分選技術,使礦渣顆粒微細化,極大地提高了其水化膠凝活性,從而真正實現了從低級利用向高級利用的技術升級。
新冶特鋼礦渣微粉廠廠長吳少華告訴記者,公司所用的礦渣主要來源于本公司,一年至少有60萬噸。目前投產的一期工程年可生產符合國家GB/T18046-2000標準的粒化高爐礦渣微粉30萬噸,這在湖北還是第一家。這種微粉的活性較高,一是與硅酸鹽水泥按一定比例配制各種等級的礦渣硅酸鹽水泥,可以提高礦渣的摻入量,增加水泥強度,降低水泥成本;二是非常適用于普通混凝土和水泥制品行業,可有效抑制減集料反應;三是摻加該微粉配制的混凝土,可提高和易性和可泵性,特別適應于混凝土攪拌站及環境惡劣的地下基礎工程等。
據中國建材工業經濟研究會水泥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鄒偉斌介紹,目前,國內采用分別粉磨技術,已經取得1噸熟料制備3噸綠色高性能水泥的重大突破。這對于工業廢渣高活性微粉制備與應用技術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同時還為一家年產100萬噸的水泥企業和混凝土攪拌站算了一筆賬:按武漢水泥市場價格300元/噸,混凝土260元/立方米計算,水泥企業每年直接增效0.35億元,混凝土攪拌站每立方米可節約成本27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