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灘區密布397座黑磚窯 部分取土黃河大橋
大廣高速公路橋下被挖出的深坑
3月中旬,記者在黃河南岸開封灘區調查發現,在灘區濫建磚窯場的現象嚴重,據河務部門提供的統計數字:開封黃河灘區目前共有磚窯場397座,但都沒有合法審批手續,有的磚窯場取土竟觸及大廣高速公路黃河大橋。
窯場越建越多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黃河南岸,開封灘區。以往這里留給記者的印象是一片廣袤而寧靜的天然之地。秋冬之際,各種水鳥淺灘嬉戲。然而,3月中旬,記者從黃河黑港口登上黃河大堤一路向東的行程中,眼前的情景讓記者吃了一驚。
一輛輛裝滿實心黏土磚的農用車從灘地駛上大堤,分別沿堤向東或下堤向南駛去。
知情人說:“近兩年來,因為基本農田里不準建黏土磚窯場,大堤之外的磚窯場都被拆得差不多了。而大堤里邊的灘地不屬于基本農田保護區,新建的磚窯場越來越多,數量幾乎翻了一番。”
據開封黃河河務局水政科提供的統計數字:開封黃河灘區目前共有磚窯場397座。其中開封市郊90多座,蘭考縣境內64座,開封縣境內最多,僅袁坊鄉和劉店鄉就有210座。記者查到了2005年4月一篇關于開封縣黃河灘區濫建磚窯場的報道,當時開封縣灘區磚窯場共有100多座,其中劉店鄉30多座,袁坊鄉60多座。
[Page]
開封的灘區中,袁坊鄉的磚窯場最為集中,記者由進入該鄉的路口向北駛下大堤。鄉里最繁華的一條街道就在大堤腳下,也是鄉里各政府機構所在地。記者隨意向幾個人打聽,都回答說:“窯多得是,有二三百(座)吧。”
順著崎嶇不平的土路朝北,再折向西,望見一座大橋。向村民打聽,原來是大廣高速公路的黃河大橋。在大橋附近,一座褐色磚窯凸現在平坦的黃土地上。磚窯高約4米,寬數十米,周圍大片土地上晾曬著磚坯,一輛叉車正在裝載磚坯,往窯口里運。不遠處,有一座高高的黃土堆,一輛挖掘機伸出鐵臂正在土堆上面取土。記者順著黃河大橋下的土路向北行去,磚窯場大都是在村莊附近扎堆建設。
窯場取土觸及大廣高速黃河大橋
灘區的土地上,到處可見被成片挖取土壤后留下的凸凹地貌。有的取土1米左右,有的取土2米甚至3米。磚窯場連電線桿周圍的土也不放過,經常可以看到電線桿戳在一個小土包上。更讓人擔憂的是,取土竟觸及大廣高速公路黃河大橋。大橋下是一個個挖出的大坑,橋墩周圍也是深深取土的痕跡,連橋墩下的“基石”也暴露出來。
當地村民說,大橋下的土地已被征用,不屬于當地農民,取土不用掏錢。而田地里的土則需要按取土的深度向承包土地的農民付錢。由于汛期黃河水時常漫灘,所以灘地并不能帶給當地農民太大的收成。
大量的占地取土也引發了窯主和當地農民的矛盾。袁坊鄉王庵村村民馬文杰說,窯主未經他的許可,在他承包的土地上取土,指使人將他毆打致傷。去年,窯主和10多戶村民約定租用約70畝土地,其中包括馬文杰的5畝土地。當時約定以每畝每年1000元的價格租地,只作為晾曬磚坯的場地,不取土。但是,馬文杰發現他的5畝地被窯主擅自挖去約40厘米的土壤,地邊還被挖成了2米深的溝。
馬文杰說,一座磚窯場占地少則四五十畝,多則近百畝。磚窯場買土,一般是取1米按每畝7000元的價格,取2米每畝1.5萬元。取土1米,還能夠耕種,如果取2米深,這塊地就算是廢了。
開封黃河河務局水政科科長張丕玉告訴記者,開封段的黃河俗稱“豆腐腰”,歷史上河槽經常南北擺動,一些農民認為把土賣了,過些年,黃河水漫過來,河水攜帶的泥沙就又會沉積下來,土就又回來了,所以并不擔心將來沒地種。但是,自從2003年以來,黃河小浪底調水調沙,目前黃河河槽基本穩定,被深度取土的灘地如不灌淤,很難復耕。
投資少收效快灘區窯場一哄而上
在黃河大堤上一路走來,記者注意到,很多當地青壯年男女守候在下堤進入灘區的路口,他們手中拿著裝磚的鐵架子,遇到空載的農用車,就上前問是否到磚窯場拉磚,接著就商量裝磚的價錢。知情人說,如果路口聚集著裝磚的人,就表明,順著這個路口下堤就有磚窯場。
開封黃河河務局水政科的工作人員說,每天在黃河大堤上往來拉磚的大小農用車約4000輛次。這些磚被運到開封、商丘、周口、許昌等地,甚至安徽一些地方。
開封市一家建筑公司的經理告訴記者,從2005年開始,城市建筑已基本按規定使用節能的空心磚,但是,縣城和農村的建筑還允許使用黏土實心磚。
[Page]
由于很多地方農村磚窯場被拆除,所以黃河灘區生產的黏土磚市場需求很大。節能空心磚每塊價格在0.54元左右,而黏土實心磚才0.26元左右,所以價格便宜的黏土實心磚市場需求大。
一個24門的黏土磚窯場只需投資100多萬元,按現在的銷售形勢,1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每年100萬元左右的利潤是有保證的。這就是灘區磚窯場一哄而上的原因。
知情人說,這些磚窯場投資主體頗為復雜,一座磚窯場一般都有幾人入股,有當地農民,也有各部門的公務人員。雖然磚窯場沒有取得土地部門的用地審批手續,但地方政府仍從磚窯場收取稅費。
河務局難管理希望部門聯手治理
開封黃河河務局水政科科長張丕玉說,黃河河務部門非常關注灘區濫建磚窯場的現象。去年7月,河南黃河河務局曾開展過一次對違法違規建窯現象的專項整治活動。
按照河務部門規劃,黃河灘區建磚窯場應每隔1000米建一座,還應順著河道流向建設,減輕對黃河行洪的影響。但是,目前的磚窯場都是扎堆建。因為建設一條專用高壓線路所需資金10多萬元至20萬元,為減少用電投入,窯主們就共同出資,磚窯場也就建在一起。
開封市政府為發展節能的新型墻體材料,對黃河灘區的淤泥磚企業制定了生產準入標準。現有企業要達到年產量3000萬塊以上,磚窯要達到30門以上;新建企業年產量要達到5000萬塊以上,磚窯要達到40門以上。而目前開封灘區的磚窯場大都是24門或16門窯,年產量在1800萬塊至2000萬塊之間。
灘區窯場的審批十分嚴格,應經當地和市級國土、發改委兩部門層層審核,并經縣級和市級河務部門層層會審,逐級上報至省河務局。省河務局局長辦公會研究確認不影響防洪安全,再送交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核準后,方可辦理灘區窯場建設手續。
張丕玉說,開封黃河灘區的397座磚窯場都沒有合法審批手續。水政監察部門在檢查中發現其建設和生產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曾對這397座磚窯場都下發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責令在建或新建的停止建設,建成的停止生產。但是,由于灘區土地都歸屬當地政府管理,河務部門管理非常難。
他希望地方政府和河務部門聯起手來,盡快改變目前黃河灘區磚窯場建設和生產的混亂局面。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