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將對新型墻材改革“動真格”
日前,記者從市有關部門了解到,為大力推動淮南市新型墻體產業的快速發展,淮南市將對新型墻體材料改革“動真格”。
據了解,去年8月24日,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通過了《安徽省發展新型墻體材料條例》,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市新建、改建各類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和生產線39條,形成磚、板、塊等各類新型墻體材料生產能力20.6億塊,新型墻體材料提高到現在的10余種。然而,在淮南市城市規劃區內仍有少數建設單位繼續使用粘土磚,在農村使用粘土磚還比較普遍。
為加快新型墻體材料改革步伐,淮南市針對自身實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按“十一五”規劃,發展符合產品目錄要求和國家標準的各類新型產品材料,重點發展符合復合型保溫材料,滿足市場節能建筑需要。二是加強產品質量的監督,定期、不定期對產品質量進行檢查,嚴格要求對新型墻材產品進入確認。同時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的檔次。三是建立使用優質新型墻材的節能示范工程,以示范拉動新型產品的應用,改善建筑物功能。四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人人認識、支持新型墻材的氛圍。不定期召開設計生產施工專題會議,提高他們建筑運用的能力。五是嚴格執法,加強自身學習,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與此同時,設立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了解到,《條例》和法規還有一些不同之處。禁止使用粘土磚的意義有了進一步延伸。過去,政府規定在城市規劃區內,禁止使用粘土實心磚,條例做了補充。在禁止使用粘土實心磚的同時,禁止使用粘土空心磚。新型墻材的概念有了新的要求,過去的概念以非粘土為主要原料生產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墻材產品,都視為新型墻材。然而,按照現在的條例,增加了高廢渣摻配量、高強度等環境保護和建筑節能的概念。法律責任有了更加具體明確的規定,過去的處罰,罰款數額較小,力度不夠,現在按《條例》明確規定,使用粘土磚要責令整改,并處每立方米30元至50元罰款。墻改專項基金有了提高,由過去的每平方米建筑面積8元增加到現在的10元,體現了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得到了加強,標志著新型墻材改革走上了法制化軌道。
據悉,為配合《條例》的實施,近期省政府及有關部門將出臺“全省禁實限粘城市名單和時間表”、“關于全省磚瓦窯廠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