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徑長距離輸水管線工程設計及造價要點
自20世紀90年代起,唐山市先后實施了南堡開發區唐山堿廠、京唐港開發區、曹妃甸工業區大管徑長輸水管道工程。
“大管徑”一般是指管道內徑大于800-2000mm的圓形管,或者是洞高大于1600mm的壓力方涵或馬蹄涵。
“長輸水”是指引水距離相對較遠,跨地區、跨流域達到數十公里乃至數百公里。這類工程造價受地形地質條件、供水流量大小、管道材質選擇等諸多因素影響,現就其設計造價要點分析如下。
1、供水規模的確定
長輸水管線設計計算,首先要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分析需水方提供的年需水總量W和供水時間T,以確定供水流量Q。
2、管道斷面選擇,需技術、經濟兩方面綜合考慮
技術方面,凡是滿足管道內、外壓強要求,內阻小,流量大,壽命長,無毒害,符合國標要求,施工方便的任何材質管道,均可被選用。
經濟方面,由于管道敷設受到地形地質條件等制約,抗沉陷,耐腐蝕,防鹽堿等方面要按特定條件選擇管材。管道經濟直徑D的選擇,與經濟流速V緊密相關,在計算中往往是先選定經濟流速V的范圍,再確定管徑D。如果管徑選擇大,建設費用偏高,但電能損失小,日后運行費用低;管徑選擇小,建設費用低,電能損失大,日后運行費用高,因此必須經過方案比選,確定經濟合理的管徑。
3、管道的水力學計算
上述就有關設計要點進行了定性分析,最終要進行定量計算。就有關水力學計算要點概述如下:
流量公式:
Q=μω√ ̄2gz
式中:
Q-流量(m3/S)
ω-斷面面積(m2)
z-總水頭損失(m)
μ-流量系數,與管道沿程損失Jy及局部水頭損失Jj有關
g-重力加速度(m/S2)
水力坡降:
J=λ/d×(V2/2g)
即管道單位長度水頭損失(%)
式中:
J-管道水力坡度
λ-水力摩阻系數
d-管徑
V-管內平均流速
g-重力加速度
沿程水頭損失:
Jy=V2/(C2R);C=(1/n)R1/6
公式對鋼管、混凝土管而言,除與流量Q、管道直徑d、管內流速V有關外,另外與謝才系數C、水利半徑R、管內壁粗糙系數n也有關。
管道的局部水頭損失Jj,初估可按沿程損失的百分數給出,一般取5%-10%。再依據實際管道布置分別計算,予以核定。對長輸水管道而言,局部水頭損失所占比重不大,甚至可忽略不計。
[Page]
總水頭損失J=Jy+Jj
全管道的水壓,要按逐段的靜水壓進行選取;高壓管段要選擇耐壓管材。
水錘防護計算,提水泵站及壓力最高管段是水錘防護的重點,如果設計不當,會使泵站以及局部管道遭到破壞。
4、提水泵站有效揚程的確定
總揚程=沿程水頭損失+局部水頭損失-地形差
在實際揚程選擇中,一般選大于或接近于所需揚程的水泵,再根據水泵的特性曲線與實際線路做出的水泵工作點,確定水泵的實際出水量和有效揚程,確定泵型及電耗。
5、管材選用
在地質條件較好、無沙漠鹽堿沼澤的平原地區,管道內、外壓力不大的情況下,可以優選預應力混凝土管。遇重鹽堿或者海水浸泡地區,玻璃鋼管道則發揮了優勢。而在山丘區壓力很大的高揚程區,道路、河流穿越段及伸縮、變徑等部位,須采用鋼管。技術上有要求,就不能單從經濟觀點考慮。因此,技術上合理的,不一定是最經濟的;反之,最經濟的,不一定是技術上可行的。在同管徑管材中綜合造價最低的是混凝土管,其次是玻璃鋼管,再就是PCCP管和鋼管。大管徑PE管在我國屬新興管材,盡管有施工便捷等諸多優點,但目前國內應用還較少。
綜合以上因素,就輸水管道的技術經濟分析不難看出:設計中必須經過多方案比選,做到技術、經濟綜合論證;長輸水管道其造價控制要點在管線上。如曹妃甸供水管線約占總造價7.82億元的52%,穿、跨越等附屬物未計其中。地上水和地下水供水的區別在于管道選擇可能相同,但取水、凈水工藝不同,凈水廠投資較高,二者不具可比性。供水工程必須作財務評價和國民經濟評價,以論證工程的經濟可行性。
作者簡介:劉亞帆,女(漢),唐山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