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縣黃河淤泥變身多孔磚一舉兩得
又細又軟的黃河淤泥也能燒結多孔磚?這讓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議的事情,如今在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不但早已成了事實而且得到了推廣,同時也解決了高青縣的“心病”:不僅節省了河道清淤的財力、人力,制磚消耗的黃河淤泥還能清理出占用的大量良田。
長期以來,高青縣一直把引用黃河水作為工農業生產的主要水源,平均每年引用黃河水1.4億立方米,因為黃河水含沙量大,在引黃區內形成大量的淤積,每年清淤大約480立方米,清理的泥沙堆積在引黃渠兩側,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而且因為它的細度高,隨風而起,漫天飛揚,污染周圍環境。綜合利用黃河泥沙,一直是幾代高青人的夢想。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高青縣就組織有關技術人員開展了利用黃河泥沙燒磚的理論探索和研究試驗,但由于黃河泥沙本身存在的含沙量大、顆粒較細、磚坯成型困難等問題,再加上工藝技術落后,關鍵技術環節及技術參數無法確定,利用黃河泥沙燒磚技術一直停滯不前。然而,高青人沒有放棄對黃河泥沙的研究。在總結20多年來利用黃河淤泥制磚的工作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2003年高青縣建設局最終確定利用黃河泥沙,摻加部分改性材料和內燃材料,經過陳化、均化和塑性調配,在一定工藝條件下生產出高強度、高孔洞率的黃河泥沙燒結多孔磚的項目。
由于產品所需黃河泥沙原料屬國內建材行業從未涉足的領域,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項目自從2003年投入運營以來經歷了失敗、摸索、再失敗、再摸索……通過專家指導及科研人員合力攻關,課題組終于摸透了黃河泥沙的特性,配料、成型、干燥、燒結、溫控等關鍵技術有了重大突破,2005年5月20日,黃河泥沙燒結多孔磚生產應用技術順利通過省級鑒定,邁出了從研制開發到批量生產的關鍵一步。
如今,高青縣采用此成果已建成一條年產3000萬塊標磚的生產線,并推廣使用黃河淤泥磚1000萬塊,建設工程超過4萬平方米。僅此一項,高青每年新增產值800萬元,實現利稅200萬元,可以利用黃河泥沙和廢渣大約6萬噸,減少燒磚取土和堆積黃河泥沙占用土地大約50畝,并且還可以大量地節約煤炭。黃河淤泥一下子成了搶手的“寶貝”。
高青縣居民石方亮告訴記者,他家住的金田苑生活小區就是用黃河泥沙制的磚建成的,整個房子冬暖夏涼不說,隔音效果還特別好。據高青縣建設局負責人介紹,目前黃河淤泥制磚完全達到了相關部門的標準,按照有關專家鑒定,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而且磚的強度比原來用普通土生產的磚能高兩倍甚至兩倍半左右,保溫效果也非常好。
今天的高青,政府不用花錢清淤,磚廠有了便宜原料,黃河淤泥一下成了“生錢”的好東西。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