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年底前將淘汰大批磚瓦土窯
嚴峻的墻改節能減排形勢讓我區墻改部門揮起了調控大棒。11月22日在玉林召開的全區墻改節能減排工作會提出,年底前,廣西將淘汰264個18門以磚瓦輪窯及無頂輪窯等土窯,減少實心粘土磚產量21.2億塊標磚。
同時,還將禁止新建粘土磚生產線;淘汰所有簡易式砼砌塊成型機、附著式振動臺和單機小于1萬立方米/年的小型人工固定砌塊成型設備、簡易移動式砼砌塊成型機和手工制作墻板生產線等落后裝備;禁止投資新建單班生產能力小于2.5萬立方米/年的混凝土砌塊生產線,實現節地3504畝,節能29.7萬噸標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4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6529噸。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當前廣西墻改節能減排面臨的形勢仍相當嚴峻,全區粘土磚瓦企業接近1700個,約占用土地10多萬畝,年產粘土磚近200億塊,耗費可耕地2.6萬畝,年生產能耗高達300多萬噸標煤,約占全區能源生產總量的20%,而且由于實心粘土磚保溫隔熱性能差,用其建造的房屋能耗大,單位建筑空調能耗高于新墻材建筑能耗。我區2003年以前建設的建筑大部分是高耗能建筑,每年建筑能耗約1000萬噸標煤,占全區能源總消耗近20%。
從生產裝備技術條件看,全區2300多家墻體材料企業中80%的生產規模小,裝備水平不高,資源利用率低,70%的企業工藝簡陋,普遍采用輪窯焙燒工藝,從原料處理到成型、切、碼、運、干燥,整個工藝技術控制水平較落后,人工多次碼燒,勞動生產率低,勞動強度大。40%以上燒結磚瓦企業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開口土窯生產,對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部分粘土燒結磚瓦企業為追求高利潤,不顧土地資源和環境保護,亂采濫挖,加速土地和生態環境的惡化,可用耕地變成廢坑荒地和沙質土,有的地區因開口窯燒磚形成的酸雨頻率超過30%。以混凝土制品為主的企業普遍采用技術水平低下的手工設備生產低品質的墻體材料,造成了資源和能源的極大浪費。
自治區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快完成廣西節能減排目標和任務,今后幾年廣西在墻改節能方面,將在逐步淘汰落后產能的基礎上,加強實施磚瓦及砼砌塊工藝設備登記備案制度,嚴格市場準入,強化墻改基金征收管理和扶持使用,抓好新墻材生產開發指導,確保新墻材供應,建立墻改節能減排監督檢查機制。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