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混凝土企業賺了“金山”護“青山”。
建材企業工人正搬運環保輕質磚成品。這些環保輕質磚是以粉煤灰為原料。
成堆發電廢料粉煤灰倒入巨型模具箱,浸水潤透,輔以水泥、砂漿和發泡劑等原料,經增壓、發泡、定型和切割等工序,就可化作一塊塊長方體環保輕質磚。昨天,赤坎一家建材廠生產過程令人稱奇。
這家建材廠就近有償使用發電企業廢料物粉煤灰作生產原料。廠方技術員稱,年均4萬多噸粉煤灰在此消化,轉制為10萬多立方米環保輕質磚。環保輕質磚學名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是傳統粘土紅磚替代建材,已應用于湛江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廣西國投欽州電廠等重點工程項目中。
循環利用粉煤灰,催生了經濟效益。據了解,我市遂溪縣、麻章區等地另有多家水泥、混凝土生產企業在推廣使用粉煤灰轉制環保建材,年均產值保守估計可達2000多萬元。而粉煤灰本地售價已達40元/噸,我市發電企業每年也可借此創收。
點“灰”成金,與改善環境相得益彰。湛江市建設局相關領導透露,循環利用粉煤灰緣于節能減排政策調控,也使得發電企業周邊生態環境同步受益。上月中旬,廣東省建設廳領導來湛調研時,對我市粉煤灰循環利用增值減污經驗給予首肯,稱贊我市發電企業與建材廠家賺了“金山”又護住了“青山”。
據了解,我市發電企業共有4臺30萬千瓦國產燃煤機,每年要產生數十萬噸左右廢料粉煤灰干灰。此前,大部分干灰先前是經水溶后順管道排放至赤坎區調順島海邊配套圍場式灰場,露天經受海水浸泡,長期未得合理利用。
隨著粉煤灰堆積量逐步增多,海域和臨海生態環境壓力加重。為此,湛江市政府部門和發電企業共尋對策。2004年,國家和省出臺政策倡導建筑節能,明文鼓勵利用工業廢料生產新型墻體材料。湛江市建設局和發電企業派員外地取經,掌握了發電廢料轉制環保建材生產技術,當年便著手組建新型建材生產廠家,給予減免稅收等優惠,鼓勵推廣粉煤灰轉制技術。
近年來,我市發電企業新增粉煤灰當年就能全部循環利用,減少了向海邊灰場的排放量,已使調順島灰場周圍環境得以改觀。另據測算,以粉煤灰轉制環保建材逐步替代粘土紅磚,每年大約可節約燒磚用地50畝。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突出強調了節能減排問題。借此契機,湛江建材廠家普遍計劃擴容,提高粉煤灰循環利用消化能力,發電企業則已開始打算開發利用先前排入海邊灰場的濕粉煤灰。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