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砂石成為兩岸經貿重要議題
外界常常將目光集中在臺灣島內選舉與政治斗爭上,而忽視經濟以及與兩岸經濟相關的事情,特別是一些看似小事卻實為兩岸經貿往來的大事。年初,大陸決定停止砂石出口后,很快對臺灣砂石與建筑行業產生重大沖擊,引起臺灣有關部門與相關行業的高度重視。經過數月的努力,海峽兩岸在務實的基礎上,大陸對臺砂石出口有望在近期恢復,這將是大陸落實中央惠臺措施的重要舉措,對未來兩岸經貿往來與合作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大陸禁止砂石出口沖擊臺灣建筑行業
在海峽兩岸的上千億美元的貿易中,涉及的產品眾多,成千上萬,而大陸對臺出口的建筑用天然砂石只不過是一個并不起眼的初級礦產品,但卻對臺灣建筑行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臺灣區營造公會負責人表示,臺灣每年從大陸進口砂石達2000萬立方米,大陸砂石在占島內砂石供應量的比重為25%至30%之間(2006年為27%)。可見,大陸對臺砂石出口對臺灣建筑行業與經濟的重要性。
然而,大陸環保意識增強,為了保護環境與資源,逐漸對砂石開采與出口采取限制措施。2007年3月1日起,大陸正式宣布禁止砂石出口,很快在島內砂石與建筑行業引起巨大震動。大陸這一政策宣布后,迅速影響到臺灣島內砂石與預扮混凝土等價格上揚,對建筑行業形成價格拉動作用,影響到整個建筑與房地產等行業。
在臺灣島內,一方面為了保證市場與經濟建設的需要,另一方面為了環保考慮,對砂石開采采取嚴格限制措施,使得砂石行業成為一個利潤豐厚的準壟斷行業。于是從事砂石開采與經營的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反對主管部門大幅開放大陸砂石進口,因此臺灣對大陸砂石進口采取一定的管制措施。結果是,島內砂石價格不時上漲,對下游的預扮水泥行業與建筑行業等形成壓力,于是這些行業則希望當局擴大大陸砂石的進口。特別是2004年臺灣“大選”前,臺灣砂石與建筑業希望當局擴大開放大陸砂石進口,否則將發動十萬人上街游行,將對選情產生巨大影響,迫使民進黨當局不得不做出妥協,宣布適當擴大從大陸進口砂石。由此發現,大陸對臺砂石出口,看似一個普通的產品,其實是一個重要的原料產品,而且涉及島內不同行業的利益,甚至與政治活動聯系在一起,足見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為保證市場供應,臺急應變局
事實上,幾年前,大陸就考慮禁止砂石出口,也曾在島內砂石與建筑行業引起巨大關注。隨后,臺灣業界方面積極與大陸協商,大陸決定延后實施禁止砂石出口政策,才緩解了臺灣砂石供應緊張的問題。但大陸為了保護環境與資源,禁止砂石出口的總體政策則不會改變。
2007年2月底,大陸正式宣布從3月1日起禁止砂石出口,迅速引起島內砂石價格上漲,對臺灣建筑行業形成很大壓力。臺灣工程部門負責人表示,臺灣一年正常砂石需求量為6600萬立方米,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河砂開采;三分之一來自島內陸上砂與地下石;其余三分之一主要依賴大陸進口。同時估計,大陸禁止砂石出口后,臺灣進口砂石量將減少1200萬噸,占總進口量的65%,增大了需求缺口。于是,臺灣建筑等相關行業隨即前往臺“立法院”陳情,要求當局解決砂石供應不足與價格上漲問題。
面對大陸禁止砂石出口及造成的砂石嚴重短缺問題,臺“經濟部”隨即召開緊急應變會議,采取相應措施。一是擴大東部河川砂石開采,估計可供應450萬立方米,從菲律賓進口量360萬立方米;釋放現有庫存150萬立方米;機械制砂700萬立方米,估計可增加1680萬立方米。然而,臺灣環保意識強烈,而且自產砂石有限,因此無法完全依靠擴大自產方式解決問題。如果向東南亞國家進口,也會有新的問題。一是從東南亞進口砂石成本會增加。二是東南亞國家也開始限制砂石出口,印尼已決定禁止砂石出口,也會影響到臺灣砂石的穩定來源。結果是,臺灣建筑行業成本持續上漲,生存壓力增大,不斷要求臺有關部門與大陸進行協商,希望大陸開放對臺砂石出口。
臺灣“經濟部”的砂石供應緊急調度計劃
砂石來源 供應量
河川開采 420萬立方米(漢水溪等四大河流)
菲律賓進口 360萬立方米
機械制砂 700萬立方
砂石碎解場庫存 150萬立立米
陸上砂石增加開采 50萬立方米
總計 1680萬立方米
資料來源:臺灣《工商時報》,2007年4月10日。引自臺灣“經濟部”礦務局。
大陸恢復對臺砂石出口有望近期實現
大陸禁止砂石出口,顯然不是針對臺灣的,完全是出于環境與資源保護需要。不過,港澳臺情況特殊,可以特殊對待,可采取變通措施。大陸內地與港澳之間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為幫助港澳地區建筑業解決建筑行業發展所需的天然砂問題,內地與香港、澳門相關部門于2007年2月26日在CEPA框架下分別簽署了內地與香港、澳門《天然砂貿易合作機制》,同意繼續保持對港澳地區的出口。3月12日,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了“2007”年第26號公告,就內地向香港、澳門出口天然砂的技術性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該公告自3月25日起生效。這一機制很好地解決了大陸對港澳的砂石出口,保證了港澳地區砂石的需求。
海峽兩岸之間情況更為特殊,大陸對臺砂石出口也愿意采取更為務實、靈活措施,并表達了解決問題的誠意。2007年4月19日,國臺辦發言人表示,有關大陸對臺砂石的出口問題,兩岸有關民間組織已進行溝通,并取得一定共識。大陸愿意充分考慮廣大臺灣同胞和業者的利益,在相關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盡快恢復對臺天然砂石出口。
然而,臺灣當局則堅持由“陸委會”指派的具半官方身份的“外貿協會”與大陸協商,使得海峽兩岸的協商一直沒有取得實質進展。于是臺灣砂石與建筑行業企業希望臺有關主管部門能夠派出由民間企業代表出面,與大陸相關單位協商大陸砂石對臺出口事宜。
日前(11月8日),商務部舉行記者會,發言人王新培表示,大陸愿意與臺灣民間企業協商,恢復對臺天然砂石出口,同時對臺港澳地區的天然砂石貿易辦法將另行規定。這預示著在大陸落實惠及臺灣民眾利益的方針政策下,在海峽兩岸務實的基礎上,大陸對臺天然砂石出口協商有望有新的進展,并有望在近期恢復對臺天然砂石出口,可有效緩解臺灣砂石的市場需求與價格上漲問題。特別是,這是大陸又一重大惠臺政策的善舉,將對未來兩岸經貿往來與合作起到重要的示范效應與積極意義。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