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混凝土路面鋪瀝青
隨著道路交通量劇增,汽車軸載日益重型化,許多早期建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產生了多種破損現象。在近年來城市道路改建和擴建中,為節約工程投資,有效地利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其上加鋪瀝青混凝土,以改善其使用性能,但加鋪的瀝青混凝土常出現反射裂縫,進而導致面層的開裂和剝落,表面水下滲,造成路面損壞。
一、瀝青加鋪層的開裂分析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層是一種特殊的路面結構,其應力應變特性與一般彈性層狀體系有較大的差別。由于接裂縫的存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基層的整體強度降低,而且在外力荷載作用下,瀝青混凝土加鋪層處于復雜的三維應力狀態。車輛通過不連續的板體時,瀝青混凝土加鋪層中由于接裂縫兩側相鄰板塊產生豎向位移差,而出現較大的剪切應力,這種剪切應力是瀝青混凝土加鋪層產生荷載型反射裂縫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由于路面暴露在大氣中,受氣溫周期性變化的影響,瀝青加鋪層和舊水泥混凝土面板都會膨脹,產生溫度應力。由于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應力在接縫處不連續,因此瀝青加鋪層同時承受它本身以及舊路面所產生的溫度應力,特別是在冬季氣溫較低時,瀝青混凝土加鋪層會因為與接裂縫對應處的拉應力過大而開裂,形成所謂的溫度型反射裂縫。
二、防止裂縫的幾項施工技術
1、舊水泥混凝土板處理。對邊角破碎損壞較深和較寬的路面,先用切割機切除損壞部分,然后澆注同標號混凝土;對破損較淺、較窄的,可鑿除5cm以上,然后用細石拌制的混凝土混合料填平;對發生錯臺或板塊網狀開裂,應首先考慮是路基質量出現問題,必須將整個板全部鑿除,重新夯實路基及基層,澆注同標號混凝土;對于板塊脫空、橋頭沉陷、板的不均勻沉陷及彎沉較大的部位,鉆穿板塊,然后用水泥漿高壓灌注處理。
2、反射裂縫的防治。反射裂縫是指下層混凝土板的接逢或裂縫,由于溫度和濕度的不斷變化與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在加鋪層的相應位置上產生裂縫。根據反射裂縫的機理,主要應從結構和材料兩方面進行考慮。面層厚度應保證超過10cm,可有效防止受拉疲勞產生的裂縫,還可以降低車輛荷載引起的剪應力。材料中適當增加瀝青用量,減小混合料空隙率,可延緩裂縫的擴展。此外加強施工控制,使瀝青混合料達到高的密實度,都有助于減少反射裂縫。
3、瀝青混凝土加鋪層厚度控制。由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強度較高,將其作為基層,在其上加鋪瀝青混凝土的這種路面結構,強度一般能滿足要求,關鍵是防止反射裂縫的產生。舊路改造一般采用兩層密實型瀝青混凝土結構,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最小厚度為8~10cm比較理想。
4、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抗滲性能。要保證路面結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預防水破壞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應將路面抗滲性能作為一個重要指標來控制。采用改性瀝青、摻加抗剝落劑、在礦粉中摻加一定量的水泥,對抵抗剝離以提高瀝青混合料水穩性都有明顯效果。
三、結束
舊水泥混凝土上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是改造舊水泥混凝土路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公路的改建和擴建中大部分地區已普遍采用。雖然目前我國尚未有比較成熟的相關設計規范和方法,對加鋪瀝青混凝土的板塊未提出相應的評價指標,對于特重交通路面結構設計的經驗也很不足,但近年來國內許多科研、設計單位面對廣大工程改造的迫切需要,在這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有益的、值得借鑒的經驗,成功的關鍵在于精心設計、精心施工。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