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建能耗審計技術導則將出臺
大型公共建筑節能將成為國家在建筑節能領域取得成效的重要切入口。即將于近期出臺的《政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審計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將為上述領域提供技術支持。
“《導則》將為各地建設主管部門對政府辦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進行能源審計提供技術上的支持。”《導則》主編、同濟大學教授龍惟定指出,目前建設部也正在積極地籌備啟動大型公建能耗審計包括能耗監控系統的相關工作。而針對此次大型公建能耗審計,財政部計劃提供數億元的資金支持。
審查能源費用賬單據了解,此次能耗審計將重點審查政府辦公樓、大學校園及列入政府采購清單的酒店及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商業建筑,“《導則》目前的指向性非常明確,作為能源審計的重點,對政府建筑不分面積大小,要全部進行審計。”龍惟定指出。
為了更好地推行《導則》和能耗審計方案,建設部準備在北京、天津、上海及深圳4個城市試點,開展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統計和審計工作,并將審計結果向社會公示。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公共建筑的用能標準、能耗定額,以及超定額加價等制度。“目前這幾個城市正在積極準備申報工作,包括上報審訂方案及資金申請。”龍惟定介紹。
為了掌控大型公建項目的實際用能情況,能源審計中將對這些建筑能源費用賬單進行審查,包括用電量及電費、燃氣消耗量及燃氣費、水耗及水費、排污費、燃油耗量及費用、燃煤耗量及費用、熱網蒸汽(熱水)耗量及費用、其他為建筑所用的能源消耗量及費用。通過分析能源費用賬單,將能耗按常規能耗和水耗、特殊能耗、按建筑面積定額收費的城市熱網供熱消耗量三類能耗進行區分,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
“通過此次審計將會篩選出兩類重點建筑:能耗較高的重點用能建筑和能效較高的標桿建筑。”龍惟定說。
對篩選出來的重點用能建筑,通過能源審計找出其運行管理的不足,發現其節能潛力,為能效公示和實現節能改造提供依據。對篩選出的典型標桿建筑(能效高的建筑),通過能源審計來評價其能源需求結構(各分項能耗)和室內環境品質,并對其代表性做出判斷,以便為確定各類建筑的用能定額和同類建筑的合理用能水平提供依據。
另外,龍惟定表示,能效公示的方法也是根據各類建筑特點而定,比如對國家機關辦公樓,將會采用每年每平方米的能耗量和每年每人(常駐人員)的能耗量兩個能耗指標來評價其能源利用效率;而對商場建筑,則采用每年每平方米的能耗量和每年每營業小時數的能耗量兩個能耗指標來評價其能源利用效率。
重點監控空調能耗在大型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照明、設備、動力等電耗基本穩定,集中空調系統能耗往往是最大的部分,一般占建筑總能耗的40%~60%。此次啟動的能耗審查也將對空調系統進行重點監控。
“空調耗能高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運行制度。”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士江億在此前的采訪中指出,通過對設計的嚴格審查,以及在施工、調試各環節的管理,可以使空調能耗在目前的基礎上降低50%;通過對關鍵設備的改造和對運行管理的改進,既有大型公建空調電耗可以在目前的基礎上降低30%。
形勢依舊嚴峻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將拿出巨額資金來支持大型公建節能監管工作。
針對此事,龍惟定及一些業內專家表示,國家之所以拿出大量資金用在大型公建節能監管,原因在于國家去年的節能減排目標沒有完成,包括今年上半年也沒有完成,節能形勢比較嚴峻。而國家投入這些資金,一定要求有回報,這些回報就是實打實的節能量。
而來自國家統計局7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我國沒有完成萬元GDP能耗下降4%的目標。這一形勢為后面四年累積了更大的壓力,只有在今后三年半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采取更加強有力的措施,才有可能完成任務。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建設部制定了相應的實施方案,建設部的計劃是到2010年實現節約1億噸標準煤,其中將有1100萬噸標準煤通過對大型公建的管理節省出來。
同時,2007年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報告指出,大型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為住宅的5~15倍,節能空間很大。
“為了更好地推動大型公建能耗審計,國家統計局會在9月份將大型公建能耗表格作為統計項目下達到各個城市中去。下一步建設部也將扶持建筑領域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并推出這方面的發展導則。”龍惟定指出。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