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依托資源優勢發展非黏土類新型墻材
河南平頂山市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非黏土類新型墻材,取得顯著成效,形成投資多元化、生產規模化、產品多樣化等特點。
平頂山市是以煤而立、因煤而興的新興工業城市。全市共有國有大型煤礦20余座,各類小煤礦不計其數,幾十年來累計堆存煤矸石2100多萬噸。由于近幾年煤炭生產能力不斷提高,每年還有200多萬噸的煤矸石排放量在增加,全市十幾家電廠每年也排出大量粉煤灰,為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生產新型墻體材料提供了資源。
“十五”期間,該市依托多種資源優勢,把開發非黏土磚主導產品作為新墻材發展的主攻目標,積極引進粉煤灰燒結磚生產技術、粉煤灰蒸壓磚生產技術、煤矸石燒結磚生產技術、粉煤灰加氣混凝土生產技術、廢渣空心條板生產技術、農業廢渣類墻體材料生產技術等多項利用工業、農業廢物生產新型墻材技術,針對市區及各縣(市)區不同的資源優勢,制訂不同的發展非黏土類新墻材方向,逐步形成了平頂山市自身新墻材發展的特點。
一、投資多元化。該市出臺各項優惠政策,不斷增強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鼓勵倡導各種資本投資新墻材生產領域。一些擁有一定資本實力的有識之士認識到了國家政策的導向,看到了新墻材事業發展的廣闊前景,紛紛投資生產新墻材。目前,該市的投資形式有中外合資形式,如福星現代新型建材公司,是一家中美合資年產2.4億塊標磚的大型新型墻材生產企業;有民營經濟投資形式和股份制投資形式,如德源新型墻材公司、華盛源新型墻材公司、恒通源新型墻材公司等,都具有年產6000萬塊標磚的生產能力;有國有大型企業投資形式,如姚電集團可利爾公司,特別是平煤集團近2年投入大量資金發展新型墻材,先后興建和擬建了平煤一礦、平煤四礦、平煤八礦、平煤十礦、平煤六礦、平煤鐵路處、平煤犁園礦等產能均在年產6000萬塊標磚以上的大型新型墻材項目。大企業投資形式,成為該市新型墻體材料發展投資的主力軍。多元化的投資形式和投資結構,使該市新型墻材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
二、生產規模化。由于新型墻體材料逐步替代黏土磚已成為建筑材料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該市各種大小規模的新墻材建設項目紛紛上馬。為使新型墻材得到健康快速發展,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他們一方面采取措施限制小規模生產項目建設,一方面引導有實力的投資者建設大型項目,實施專業化、規模化生產,并為他們服務協調,給予全力支持,使一批大型新墻材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或投資論證。目前,該市共有新墻材企業245家,其中年產3000萬塊標磚以上企業22家,年產6000萬塊標磚以上企業12家,大型企業總年產能力已接近15億塊標磚。近期,平煤集團2個全煤矸石燒結磚項目,總年產能力達到4.2億塊標磚即將建成投產。此外,各縣(市)區還有一批年產6000萬塊標磚的煤矸石燒結磚、頁巖燒結磚和粉煤灰燒結磚項目,正在立項、論證,積極籌備開工。
三、設備現代化。該市的大型新型墻材生產企業建設,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杜絕使用落后淘汰生產設備,采用先進工藝和一流設備,使項目一建成投產,產品即達到優質產品,企業成為一流生產企業。諸如福星現代建材有限公司、可利爾新型墻材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干企業,就先后從日本和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引進了一批生產工藝先進的精良設備投入使用,企業產品一出廠就受到使用單位青睞,成為建筑市場的主導應用產品。近期平煤集團在建和擬建的幾個大型新墻材企業,也都采用國內外生產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設備,八礦、十礦還根據實際情況,邀請知名專家、知名廠商利用國內先進設備技術及當地的資源條件進行設計,使設備工藝更加符合生產要求,更加符合生產優質產品的要求。
四、產品多樣化。該市各地根據不同的資源,發展不同品種的新型墻材產品。市區、石龍區、汝州市根據煤矸石、粉煤灰資源豐富的特點,重點發展全煤矸石燒結多孔磚、粉煤灰蒸壓多孔磚;舞鋼市根據鐵礦、尾礦和河砂資源豐富的特點,大力發展蒸壓灰砂磚和摻加礦渣50%以上的混凝土多孔磚;魯山縣根據頁巖、河砂資源豐富的特點,重點發展生產頁巖燒結多孔磚及灰砂蒸壓磚、砼多孔磚等;寶豐縣、郟縣、葉縣根據資源相對缺乏的情況,規范發展砼多孔磚。同時引導部分符合國家、省產業要求的黏土磚生產企業轉產,生產超過50%粉煤灰摻量的燒結磚。目前,該市的新墻材產品品種已有15個,已形成磚、板、砌塊、瓦類品種齊全的格局,基本滿足了建筑結構體系的使用要求。
五、管理規范化。為了確保新型墻材的質量和品質,該市墻改辦針對一些企業生產設備落后、配料不具備精確控制計量系統、原料攪拌不均勻、沒有蒸養設施及化驗設備、生產不按標準規范運作、產品質量低下等問題,采取對不合格產品一律不發放產品確認證書,并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的措施,嚴禁在建筑市場上銷售。與此同時,注重引導扶持一批規模大、檔次高、質量優的新型墻材企業,以優良的產品供應市場。通過實行閉合式管理,部門聯動,全方位展開整頓,進一步規范了市場管理。
六、發展快速化。由于該市采取了依托資源優勢發展新墻材的戰略,加上政府重視支持及優惠政策的鼓勵和引導,全市的新型墻材呈現出快速發展良好局面。新型墻材產品多樣,產量大幅增長,由2001年的3.22億塊標磚,發展到2005年的7.08億塊標磚,2006年達到近10億塊標磚,“十一五”第一年,新墻材的產量即增長41.2%。新墻材占墻材總量比例為61%,新墻材的應用比率為60%。
該市墻改辦主任李國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取得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根據規劃,“十一五”期間平頂山市的新型墻材總產能將達到31.9億塊標磚,新墻材產量將達到25.5億塊標磚,年均增幅為29%;新墻材占墻體材料總量的比例將達到90%,采用新型墻材的建筑竣工面積,將占城鎮建筑竣工面積的85%;單線年生產能力達到3000萬塊標磚以上的燒結、蒸壓(蒸養)制品新型墻材生產企業達到60家。通過大力發展非黏土類新型墻材,為“禁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