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十縣市實現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
6月27日—7月1日,省經貿委和建設廳聯合組織對列入“十一五”禁止在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以下簡稱“禁現攪拌”)的部份縣(市、區)進行考核驗收。對照《江蘇省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考核驗收標準》,通過“聽取匯報、查驗資料、實地查看”等方式,張家港、吳中、金壇、溧陽、六合、姜堰、鹽都、阜寧、楚州、金湖等10個縣(市、區),完全達到“禁現攪拌”目標要求,首批通過省級驗收。
發展預拌混凝土,實施“禁現攪拌”,有利于資源節約、保護環境和減少城市噪音及粉塵污染,有利于促進建筑業技術進步和生產方式的轉變,早已列入了國家“十五”發展規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各地在認真貫徹商務部等四部委《關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區現場攪拌混凝土》的通知精神的同時,把“禁現攪拌”作為文明城市建設、節能減排和保護環境的有效舉措,積極開展工作,成效顯著。通過驗收的單位,有著以下的共同特點:一是政府重視,組織機構健全。為了完成“禁現攪拌”目標任務,各地專門成立了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禁現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相應的“禁現攪拌”規章和創建計劃,把“禁現攪拌”目標任務落實到每個部門和每一環節;二是注重宣傳,提高“禁現攪拌”工作的社會認知度。充分利用當地的宣傳媒體和通過懸掛橫幅等多種形式,宣傳“禁現攪拌”和節能減排的關系,使社會各方面了解、掌握“禁現攪拌”的意義。三是狠抓質量管理,確保生產、施工無事故。各地散辦與建設部門密切配合,定期對混凝土生產企業和施工現場進行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形成了環狀閉合性的質量監控體系。
在驗收過程中,驗收組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集中體現在產能嚴重過剩,這一現象在蘇南地區更為明顯。統計表明,截止2006年底已投入運行的混凝土企業近300家,產能達2億立方米,而實際產量僅為7300萬立方米,占產能比例不足37%,由此帶來了市場無序、惡性競爭,有損于該行業的健康發展,部分地區的C30混凝土價格在230元/立方米左右,以接近或低于成本價。因此,有關部門必須在宏觀上加以控制,從土地使用、規劃審批等方面提高進入門檻;同時要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實行行業自律,促進該行業健康發展和市場的有序競爭。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