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用污水污泥燒制節能水泥制品
污水污泥經過干化處理,用于燒制節能磚、水泥道板,既能解決大量城市污水污泥的去處,又能產生巨大經濟效益。義烏市水處理中心主任吳高希昨天告訴記者,義烏該項目即將招標動工,今年底可望建設完成。屆時,義烏將成為我省第一個實現污水污泥集中處理的城市。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日益增加,污水經處理后產生了大量污泥。目前,我省已投入運行的污水處理廠有40多家,每天產生污水污泥2000噸至3000噸。其中僅義烏市水處理中心每天就約有50噸污水污泥產生。以往,污水污泥采用傳統的填埋方式,不僅占用大量土地,給垃圾填埋場帶來巨大壓力,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何有效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成為國內污水處理行業面臨的難題。
這一難題終于被浙江大學環境與生物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翁煥新教授解決。他歷經8年研究,發明了一套無害化處理辦法,就是將污水污泥用特殊工藝技術進行低溫干化處理,形成質地堅硬的團粒。這些團粒可作為燒制輕質節能磚和生產水泥制品的原料,又可作為燃煤的輔助燃料。
為節省污水污泥處理成本,降低污泥干化過程中的能耗,翁教授還發明了利用熱電廠煙氣余熱干化污泥的方法,利用煙氣余熱使污水污泥干化形成團粒,然后將干化后的污泥團粒作為鍋爐燃煤的輔助燃料。“這樣一來,就能夠把城市污水污泥進行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以廢治廢,實現循環經濟的目標。”翁教授說。
2005年11月,這項新技術被浙江省科技廳以《城市污水污泥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新技術與示范》為題列入省重大攻關項目。浙江省科技廳、義烏市科技局、義烏市水處理中心聯合投資2000萬元,建設污泥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示范工程。項目分兩期實施,近期工程完成后每日可處理污泥200噸,遠期工程完成后每日可處理污泥600噸。
翁煥新教授曾經做過測算,實施污泥集中處理每噸成本僅七八十元,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可達數百元,幾年就可以收回投資。當然,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居住環境。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