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帶動金陽混凝土等新建材發展
“以前是我天南地北找買家,現在是四面八方的買家來找我。”北京金陽新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陽公司)總經理陳小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講道。
掐指一算,金陽公司已有11年的歷史。成立伊始,它同所有新創業的公司一樣,由于內部各種機構機制不健全,研發實力跟不上,做起來并不順利,即使在后來這些壓力都有所緩解了,但仍沒有走出銷售瓶頸。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讓金陽公司的困惑徹底煙消云散,為它打開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新局面。
歷屆奧運會舉辦的經驗顯示,率先從奧運的巨額投資中受益的是建筑建材類企業。北京奧運會著實讓中國建材市場狠狠地火了一把,實力強勁的北新建材等大型企業飽食了奧運蛋糕。
事實上,許多的中小建材企業也嘗到了蛋糕的香甜。廣東東方管業有限公司因被榮選鳥巢工程的全部埋地生活用水和部分承壓的雨洪管道,讓舉世矚目的鳥巢留下了順德制造的記號。
金陽公司生產的混凝土空心砌塊產品,被鳥巢、自行車館等多個奧運場館建設項目選中。短短的一年時間內,金陽公司迅速成為了建材器塊行業的領軍人,引起了建筑業內人士的關注。
奧運會給金陽注入了新的血液、新的力量,使它容裝上陣,穩步啟航。“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去干奧運工程,一定要成功中標。”陳經理命令一下達,公司上下員工個個夜以繼日的加班加點干工作。
顏色不一致,重做!色調不突出,重做!內在強度不夠,重做!只要有一處不符合奧運標準的,都必須重做!前前后后,共做試驗10多余次,除了消費原材料外,還耗廢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其實,當我們做的時候,體育中心對我們的產品是懷疑的,但當他們來看過之后就放心了。”金陽公司市場部主任廖偉棟對此說到。
“我們所做的都是值得的,所有想與奧運合作的商家不都是想借助奧運的宣傳力量,增加產品知名度,提升企業競爭力,增收企業效益。我們成功了。”陳小剛補充道。
奧組委信息中心主任徐達認為,奧運經濟是讓全球企業共享的商機。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杜巍說,奧運蛋糕不只屬于大企業,中小企業都可以針對自身特色躋身奧運市場。
“中小企業分不到大蛋糕,但可以利用奧運市場去做出一個這種小蛋糕叫人來買你的。企業心存有這樣的一個思路,就不會對2800億的建材經濟望洋興嘆,就不會有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河北經貿大學馬勝祥教授對奧運經濟這樣形容。
金陽公司正是這樣做的,首戰告捷。首先得到的是行業的肯定,在建材器塊行業,不論是研發還是生產,金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今天除了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外,已與建筑領域的權威性機構——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合作,一榫一卯式的連接形成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合作模式。
“我們感謝奧運給企業這樣的機會,因為它啟發我們去做尖端技術與領先產品。我們的產品是先進的、獨一無二的,不僅國內僅此一家,甚至連美國也還沒有。”陳小剛很是自豪。
“奧運考驗了企業,也考驗了我們員工。現在公司上上下下更有凝聚力了。技術、生產、銷售、市場之間像一家人一樣親密合作,企業文化再度提升。”
談話間,廖偉棟手機響了。“是要購買我們產品,希望長期合作的買家。目前,我們根本不用去跑市場了,市場信息完全反彈,像這樣的電話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呢!
奧運提升了金陽,大大小小的定單從四面八方飄過來,業績迅速增長。據統計,金陽目前的訂單近600萬,已經成功簽訂的定單已達400萬。使用范圍包括用于城市辦公大廈、居民樓房,以及新農村建設。
俗語說:攻城容易,守城難。金陽攻城成功了,成功的又何止是金陽。關于企業與奧運,業內有這樣一句話“奧運會只是提供了一個舞臺,怎么去唱戲還要靠企業自己。”成功進軍奧運只不過是成功的第一步,所有像金陽這樣的企業夢想才從剛開始,接下來的“守城之路”仍然漫長。
據廖偉棟回憶,金陽進軍奧運初期,由于資金被套牢、成本壓力等原因,曾一度陷入了資金周轉危機,公司上至經理,下到工人無一人敢安穩入睡,后來是領導班子集體出招才使得經濟危機緩解。
“如今走出去個個神采飛楊,一說我們的產品鳥巢都用了,買家一聽就放心。”陳小剛抑止不住喜悅之情。
廖偉棟迫不及待的告訴記者,公司目前的想法是要將城市和農村建設同時抓起來,農村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產品節能環保、經濟實用、壽命長,正符合新農村建設需求,在奧運的助推下,平谷、順義等地區的市場已相繼打開。至于再后來,企業當然希望越做越強大,甚至可以與國際接軌。
“奧運的空間是為好企業、新產品提供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在這里會得到價值最大化,而不尊守市場規律的企業也將自食其果,甚至付出破產的代價。”北京城建集團從事奧運工程建設工程師黃先生如是透析。
“與奧運合作會獲得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企業在此基礎上繼續以科技為第一生產力,我們可以創造更美好未來。”東方管業公司總經理林津強始終堅信。
用實力說話,剛剛攜手奧運的德爾地板讓世界和廣大消費者看到了中國企業的強勢,證實了國內品牌一樣能擁有世界一流的品質,一樣能接受萬眾的檢驗,一樣能令消費者滿意。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企業家們一致認為,奧運場館不僅是國家的形象,也是企業的形象,企業有企業責任,也具備社會責任。現階段后奧運經濟已然凸現,正逢中國建材進軍國際市場黃金時期,企業家們的笑聲將會更爽朗、更持久。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