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套技術”解沙漠公路建設難題
采用“沙漠地區公路建設成套技術”修建的新疆第二條沙漠公路——阿拉爾至和田公路預計7月底全面貫通。該公路全長424公里,屬二級公路。成套技術的應用不僅縮短了公路里程,而且充分利用流動沙漠公路選線,合理繞避了嚴重沙害地段,采用綜合防沙體系工程防治沙害,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綠色植被。
“利用沙漠、開發資源、發展經濟、保護環境”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西部大開發,交通要先行,國家高速公路網、西部開發省際通道、農村公路建設等系列戰略工程在西部地區先后展開,預計西部地區將有數萬公里不同等級的公路穿越沙漠、戈壁和草原地區,‘沙漠地區公路建設成套技術’給沙漠地區公路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總工程師李志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2001年,交通部將“沙漠地區公路建設成套技術研究”納入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并組織30多家科研、設計、管理和高校等單位參與攻關。科研人員經過長達5年多的刻苦攻關,在8個方面取得了40余項成果,其中兩項成果填補了國際空白,10項成果有重大創新,12項技術有重大突破,兩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據專家論證,該研究成果無論在數量還是在整體技術水平、推廣應用范圍等方面,在沙漠地區公路研究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深度和系統性方面,在國內乃至世界都是空前的。
據李志農介紹,該項目結合西部交通建設實際,研究解決沙漠地區不同等級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建設的關鍵技術,共包括沙漠地區公路選線及線形參數研究等13個分課題。“十五”時期,這些成果在沙漠地區公路建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經成功地應用于國內8條沙漠高速公路和2300多公里等級公路的建設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約12億元。目前,該研究成果正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流動沙漠、古爾班通古特半固定沙漠腹地以及邊緣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國道315線若羌至且末公路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是新疆主要的交通運輸干線之一,在新疆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老路線為繞避沙害多繞行無人煙地區78多公里,仍然有37公里路段存在嚴重的公路沙害。為節約投資并帶動當地經濟,新路線決定穿越長達50公里的沙漠。根據工可報告估算,該方案比原方案縮短里程78公里,既縮短了總里程,又靠近且末縣各鄉居民區,還節約投資6584萬元。目前,新疆正大力推廣風積沙筑路技術,特別是在沙漠邊緣的無砂石料地區,通過利用就地風積沙,不僅降低了造價,而且對治理鹽漬土、翻漿等公路病害發揮了作用。
李志農說:“我們從以前的懼怕沙漠、繞避遠離沙漠,到直接在沙漠地區修公路,再到現在能夠充分利用沙漠的風積沙資源修筑公路和處理病害,同時保護沙漠脆弱的生態環境,減少破壞,與沙漠和諧共處,這是一大科技創舉。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現在能在任何情況復雜的沙漠中修公路!”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