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將推廣高性能混凝土等新技術
廣西將大力推廣“綠色建筑”“節能建筑”。從現在開始所有的新建建筑必須使用包括空調節能技術、新型建筑防水技術等在內的10項新技術,除非有更經濟更先進適用的技術出現或者因為地質等原因不能使用,而且必須由設計單位在設計圖紙中專門說明理由,否則各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將不發放施工許可證。這是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的。
據悉,今年廣西建設廳重點推廣的10項新技術分別是:地源熱泵技術、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空調節能技術、自隔熱混凝土砌塊、頁巖燒結多孔磚、空心無梁樓板技術、新型建筑防水技術、新三級鋼、高性能混凝土、照明節電技術等。
廣西自治區建設廳科技處處長蹇興超介紹說,這些技術有利于能耗與資源的節約利用,有利于環境保護,符合我區產業布局特點,符合我區建筑業發展水平,技術成熟先進,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兼備。以空調節能技術為例,這一技術可依據環境與負荷的變化,自動擇優選擇系統的優化運行參數,確保整個空調系統始終都運行在最佳工況,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空調系統能耗,整個系統能耗降低達20%至40%。
目前,廣西建設廳已制定出我區推廣這10項技術2010年達到的目標: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使用淺層地能的建筑達到1920萬平方米,太陽能一體化建筑達到910萬平方米。使用一批節電技術,使用節電空調技術的建筑達到535萬平方米,城市路燈50%使用節電設備。研發一批熱工性能優越、價格低廉、原材料豐富的新型墻體材料,自隔熱砌塊產量達到40億標磚,頁巖多孔磚產量達到45億標磚,新型墻體材料比例達到65%,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新三級鋼市場占有率達到50%,每年節約鋼材50萬砘。建筑防水質量和混凝土質量有明顯提高。
據介紹,推廣這10項新技術的經濟效益顯著,到2010年,與2006年同口徑相比,每年可節約投資31億元,相當于2006年廣西財政收入的5.6%,節約鋼材50萬噸、電15億千瓦時,節約可耕地6000畝。其社會效益自然不言而喻。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