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液壓振動錘施工筒樁及其優勢分析
高頻液壓振動錘具有施工速度快、功能多、適應地質廣、運輸方便和環保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工程建設的眾多領域。
高頻液壓振動錘是20世紀末迅速發展起來的一種樁工機械,廣泛應用于現澆薄壁筒樁施工中。它具有施工速度快、功能多、適應地質廣、運輸方便和環保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外工程建設的眾多領域。目前,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頻液壓振動錘已經由武漢中鐵工程機械研究設計院研制成功,并通過了數年的國內工程施工檢驗。
現澆薄壁筒樁是由謝慶道教授發明的一種新型成樁工藝,單體筒樁已于2002年申請到中國個人專利,聯體筒樁也已在美國申請到個人專利并在美國華盛頓地區一工程中應用。薄壁筒樁因其可節省大量混凝土、無泥漿污染、施工速度快捷、擠土效應相對較小、樁身質量易于保證和工程造價低等優點,已被越來越多的業主、設計院所和施工單位所認可。目前,筒樁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我國的一些重點工程建設領域和其他基礎工程建設中,現已完成筒樁施工2.5萬多根,產生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現澆薄壁筒樁及其特點現澆薄壁筒樁是指外徑800~2000mm,壁厚100~250mm,中心充滿地基土,現澆灌注而形成的混凝土筒形樁體。它的施工原理是利用高頻液壓振動錘將雙層鋼護筒沉入地下,向夾層中灌入混凝土,啟動振動錘拔出雙層鋼護筒,便形成了一根現澆薄壁筒樁。筒樁主要分為單體筒樁和聯體筒樁,單體筒樁主要用作承載樁,也可用于基坑支護;聯體筒樁主要用于具有止水功能的擋土墻。
現澆混凝土薄壁筒樁獨特的技術構想是基于彌補現有的預制類樁、沉管類樁和鉆孔灌注樁的缺陷為出發點,因而與上述樁相比具有如下的優勢。
1.與預制類樁和沉管類樁相比,筒樁可以減少擠土效應,保證了樁身質量預制類樁和沉管類樁打入土層時,會產生嚴重的擠土效應,導致鄰近的已施工樁的樁身受施工樁的擠土效應的作用而變形、斷裂、錯位、上浮,使工程質量出現嚴重問題,尤其是預制類樁的接頭處更易破壞而導致嚴重的質量問題。與預制類樁和沉管類樁相比,現澆薄壁筒樁在施工過程中,原位土不是被擠向樁的周圍而是被雙層鋼護筒的內筒套入其中,部分原位土可從內筒溢出,減少了樁身的擠土效應,樁身質量連續且有保證。
2.筒樁直徑可以突破限制,樁身整體剛度好由于擠土效應嚴重,預制類樁和沉管類樁在打入過程中阻力很大,目前這兩種樁在應用中的設計口徑局限于600mm以內,而現澆薄壁筒樁減少了施工中的擠土效應,相應的使樁身允許直徑擴大,充分發揮了大直徑樁穩定和強度較大的優勢。同時,薄壁筒樁是連續澆注而成,樁身的整體剛度較預制類樁要好,且成樁可以全部在現場完成,施工方便快捷。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