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引水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有序推進
記者昨日在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現場看到,我國強涌潮河口地區第一大閘——浙東引水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已經完成投資8.24億元,占總投資的66%左右,混凝土工程基本結束,大閘整體形象基本形成,金屬安裝已經開始。工程的有序推進,為實現工程既定目標奠定了基礎。
浙東引水工程是解決浙東地區的蕭紹寧平原及舟山的水資源短缺矛盾的系統水利工程,主要由浙東引水蕭山樞紐及其輸水河道、曹娥江大閘樞紐、曹娥江上游水庫、曹娥江以東配套輸水建筑物以及舟山大陸引水工程等組成。其中,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是浙東引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05年12月底舉行了開工儀式。
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位于曹娥江河口錢塘江畔,距紹興城區約30公里。工程主要由擋潮泄洪閘、堵壩、導流堤、閘上江道堤腳加固工程等組成。擋潮閘總寬697米,閘孔總數28孔,每孔20米,堵壩長785米,導流堤長510米。工程靜態總投資約13億元,建設期3.5年。
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建成后將使整個曹娥江形成一個巨大的淡水湖,大幅提高曹娥江水資源利用效率,徹底解決曹娥江河口段的淤積問題,曹娥江兩岸平原的防洪排澇能力,將從50-100年一遇標準提高至200年一遇的標準,改善兩岸圍墾區的投資環境,帶動沿江兩岸的社會經濟發展,提升河口兩岸墾區土地的使用價值,促進整個蕭紹寧平原的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伊始,有關部門就確定了工程的目標和要求,即把工程建設成“優質、安全、廉潔、高效”的中國第一河口大閘;實現零質量事故,“確保錢江杯,爭創魯班獎”;確保零安全責任事故;確保不突破概算,確保零違紀違法案件;工作要求是“一流的設計、一流的施工、一流的監理、一流的材料供應”等。
曹娥江大閘樞紐工程開工以來,建設者采取抓“創魯”,促質量;抓節點、促進度;抓責任,促安全;抓科技,促創新;抓競賽,促效率;抓制度,促規范等措施,使工程按照計劃有序推進,被水利部授予“2006年水利系統文明建設工地”稱號。同時,他們在高性能混凝土及溫控防裂、鋼閘門的科研設計及制作監造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明顯成效。
曹娥江大閘建設管理委員會負責人介紹,工程計劃在2007年主體工程完工,其中6月底前大閘具備通水條件。2008年工程全面完工,其中爭取臺汛期主體工程投入試運行,年底完成掃尾工程。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