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福建省流通水泥合格率不足七成
近日,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對外發布了2007年流通領域水泥質量監測情況報告。
該局于2007年1月份組織對福州、泉州、漳州三地區流通領域銷售的水泥進行質量監測,共抽查了38家水泥經銷單位,抽查樣品60個,涉及49家水泥生產企業51個品牌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和復合硅酸鹽水泥。
檢測結果,只有40個樣品合格,合格率僅為66.67%。在不合格的20個樣品中,有3個樣品涉嫌假冒。
此次在三個地區各抽查了20個樣品,泉州地區合格率為95%,福州地區合格率僅為40%,漳州地區合格率也僅為65%。在使用散裝水泥過程中冒用品牌以次充好現象十分嚴重,水泥的安定性和水泥膠砂強度不合格,水泥袋重以及外在包裝標志問題嚴重。
此外,有部分水泥體積安定性、水泥膠砂強度不過關。水泥體積安定性是指水泥漿體硬化后體積變化的穩定性。國家標準規定出廠水泥安定性雷氏夾膨脹值不得大于5.0mm。水泥膠砂強度是表示水泥力學性能的一種量度,膠砂強度不合格的水泥流入市場,將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原因是為了降低成本,在水泥中摻入了過量的混合材,嚴重影響強度指標。
在抽查的60個樣品中,有44個樣品不同程度袋重不足。有的是因為包裝袋質量差,在運輸、搬運和倉儲過程的過度損耗造成,但相當部分是一些企業是因為考慮企業自身經濟效益,出廠的商品重量不足。
袋裝水泥包裝袋上標志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主要問題是:出廠編號、包裝年月日缺失,或者模糊不清、無法辨認。
該局相關負責人提示消費者說,在選購水泥商品時,應選擇包裝袋上標有產品名稱、代號、凈含量、強度等級、生產許可證編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出廠編號、執行標準號、包裝年月日的水泥。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