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業收斂“盲目擴張”
上述結論是基于對2005年統計數據分析得出的。浙江省經貿委介紹,根據統計調查,該省工業投資初步實現轉變的表象主要有二。
一是,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固定資產實際投資額增幅已從前幾年的高于產品銷售收入增幅,轉變為明顯低于產品銷售收入增幅。
二是水泥、鋼鐵等國家重點控制行業和化纖等產能過大行業有所壓縮,上述3大產業一度是浙江商人最具投資偏好的領域。數據顯示,2005年全省限額以上水泥、鋼鐵和化纖工業投資增幅已由2004年的30.7%、90.6%和30.9%分別回落到-23%、24%和-19.8%,與之桴鼓相應的是,3大行業開始扭虧為盈。
浙江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分析,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利用“倒逼機制”主動調整產業結構是該省實現工業增長方式轉變的兩大主因,其中部分調控行為在全國居領先地位。去年11月,浙江下發《限制和淘汰制造業落后生產能力目錄》,第一次較為全面地對“落后制造”作出界定,試圖以“黑名單”形式徹底剔除制造業領域的落后生產能力。
在收縮擴張陣線的同時,通過創新投入增強自身實力也越來越成為浙江企業發展戰略的首選。據介紹,2005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和購置技術成果費用在2004年增長70.1%和26.3%的基礎上,又分別增長了40.3%和23.5%。特別是面廣量大的民營企業,更加熱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2005年上述兩項支出分別增長63%和32.3%,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該項支出的比重由2004年的18.5%和11.7%提高到了24.3%和24.9%。上述良性數據顯然讓浙江官方頗松了口氣。一直以來,浙江中小企業因自主創新能力嚴重偏弱而備受詬病,甚至有專家認為,該現象以及“炒風遍地”現象的出現,說明浙江的民營企業家在積累了相當多的財富之后,創新精神開始鈍化。
(中國水泥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guest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