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布散裝水泥“十一五”發展規劃
“十五”期間,北京市散裝水泥供應量大幅增長,達到發達國家先進水平,使用率位居全國第一。綜合配套能力顯著增長,建成了利用“3S”先進技術的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物流配送信息系統,形成了涵蓋散裝水泥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和信息管理的散裝水泥產業鏈體系,散裝水泥行業整體水平得到了提升。
《規劃》提出, “十一五”時期發展散裝水泥的指導思想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首都城市總體發展規劃戰略目標,以完善政策法規為保障,從使用環節入手,加快推廣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建立預拌砂漿物流配送體系,推進新城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中散裝水泥的應用。限制外埠袋裝水泥和立窯水泥進京,充分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確保北京市全面實現水泥散裝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和諧、宜居的新北京做出貢獻。
《規劃》指出:到2010年,北京市水泥生產企業散裝水泥供應能力達到100%,散裝水泥供應率達到90%以上,散裝水泥使用率達到85%以上。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的范圍由規劃北京市市區、區縣城關鎮地區擴大到中心城和新城建設工程中;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范圍將由北京市四環內擴大到中心城建設工程中,在裝飾裝修工程中推行使用預拌砂漿,引導小包裝干拌砂漿進入建材超市。
“十一五”期間,要逐步擴大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區域范圍和領域。 禁止現場攪拌砂漿的區域將從北京四環內擴大到中心城區域內;引導小包裝干拌砂漿進入建材超市,推動預拌砂漿在裝飾、裝修工程中的應用;建立預拌砂漿散裝物流配送體系,防止二次包裝造成資源浪費;充分消納工業廢棄物,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規劃》強調,以北京市調整城市區域功能和發展空間布局、促進新農村建設為契機,推動北京散裝水泥的發展。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各級行政管理職能部門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結合北京市新城和新農村建設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宣傳和培訓,提高施工企業認識水平和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鼓勵在農村建立散裝水泥物流配送站,建立農村散裝水泥供應和使用體系。應通過宏觀調控和市場調節,限制外埠袋裝水泥和立窯水泥進京。水泥進京備案企業要進一步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標準的要求,外埠進京水泥企業應當滿足規模、生產工藝、發散綜合配套能力、環保、進京散裝比例等要求,切實改變外埠袋裝水泥和立窯水泥大量進入北京的局面。禁止立窯水泥、袋裝水泥進入北京市混凝土攪拌站、預拌砂漿生產企業和其它水泥制品、構件企業,逐步禁止袋裝水泥在建設工程中使用。
《規劃》同時提出了“完善政策法規、健全標準規范體系、加強組織領導與協調、加強科技研發、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加強宣傳培訓、加大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健全散裝水泥物流體系”八項實施措施。北京市建委將建立部門聯動、政策集成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行政主管部門職能,從建筑設計、材料招投標、工程竣工驗收、施工現場管理、施工企業資質動態監管、工地環保監管等環節入手,制定發展散裝水泥的鼓勵及處罰政策措施,加強對建設、設計、房地產開發、生產、運輸、 施工、監理等責任單位使用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監管工作。爭取把發展散裝水泥融入北京市環保、交通、稅收等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促進首都和諧社會建設的相關政策體系中,提高立法層次,實現依法推動散裝水泥發展。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