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會2006年度工作總結報告 (混凝土部分)簣
2006年,我省宏觀調控措施成效進一步顯現,經濟保持快速穩定增長。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建筑行業全面發展,我會所屬的混凝土和鋼結構行業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呈現出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 在省建管局和省民政廳的直接指導下,在各理事單位和會員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參與下,協會秘書處圍繞行業協會“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的主要職能,在調查研究、市場協調、維權、行業評優、技術交流、人才培訓、咨詢服務和協會自身的組織建設等方面組織了一系列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協會完成了理事會年初確定的2006年度工作計劃,基本實現了全年工作目標。現對2006年協會的主要工作報告如下: 一、開展行業調研,為政府和企業服務 1、做好調查統計工作,為混凝土行業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可靠數據 根據協會2006年度工作計劃的安排,1月份,協會對全省2005年度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進行了“2005年度混凝土企業生產及各項經濟指標的統計調查”;同時,協會還商請各市建設局和有關部門對各市2005年度預拌混凝土企業的生產情況和設備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經匯總核實后,協會編制了《江蘇省2005年度混凝土企業各項指標統計調查匯總表》和《江蘇省預拌混凝土企業2005年度產量和設備情況統計表》。分別報給全國混凝土協會和省建管局及各有關部門。在此基礎上撰寫了《2005年江蘇省混凝土行業發展報告》,比較系統的闡述了我省各市混凝土企業生產、經營的全貌,還對2006年的混凝土市場進行了預測。該報告還被《中國工程機械》全文登載。通過這一調查,集中反映了我省預拌混凝土行業的發展現狀。同時,也顯示了我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引起各有關部門和企業的重視。 2、加強行業自律,防止惡性競爭 1、3月份,省經貿委和省建設廳聯合發文《關于公布“十一五”期間縣(市、區)級城區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名單的通知》(蘇經貿環資﹝2006﹞135號),規定了全省各地“禁現”時間表,各地新建混凝土攪拌站的勢頭不減。到2006年末,全省預拌混凝土企業數量已超過310家,年混凝土供應量超過7300萬立方米,在全國遙遙領先,成為我省2006年混凝土行業發展的一個新亮點。但是,由于部分地區混凝土市場價格混亂、少數企業經營及市場行為不規范,有的企業甚至低價虧本銷售,造成混凝土及工程質量事故時有發生。我會在總結了江陰、常熟等地的經驗后,于3月份起草了《江蘇省預拌混凝土行業企業自律行規指導性意見》及《江蘇省預拌混凝土行業公約》兩份文件,經部分混凝土企業負責人代表聯席會議討論修改和經《江蘇混凝土網》上公示并征求意見后,于4月4日在全行業發布,并多次去淮安、南通、鹽城、鎮江、連云港等市與當地協會及企業溝通,介紹各地的企業到江陰參觀學習。經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到目前為止,全省大部分地級市都訂立了行業自律行約、行規,惡性競爭的現象在大部分地區得到遏制。 2、混凝土企業普遍存在材料款拖欠,資金回款率逐年下降的狀況。據不完全統計,全行業應收混凝土材料款已增至80億元左右,對企業生存和整個行業良性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為了保持我省混凝土行業持續、穩定、協調健康發展,11月份協會起草并向全省混凝土企業寄發了《江蘇省混凝土行業清理和防范混凝土材料拖欠款的指導意見》,要求企業加強溝通與合作,共同抵制拖欠。同時將該文件抄報省建管局、各市建設局和省、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希望政府有關部門深入了解行業發展現狀和企業面臨的困難,促進混凝土行業清理和防范混凝土材料拖欠款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組織開展行業評優,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 1、組織首屆“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家”的申報和初評工作。 5月下旬,協會在蘇州組織召開了部分市協會秘書長參加的征求意見會,各市推薦了37個候選人名單,協會共收到申報材料34份。根據申報、評選條件,并經協會正副會長、秘書長辦公會討論,最終確定了19名候選人,參加全國的評選。 2、9 月15日~18日組織我省的優秀企業家和大部分省轄市的協會領導出席了中國建筑業協會砼分行在廣西北海召開的首屆“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家”表彰及交流大會暨中國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全體理事大會,我省的19名企業家榮獲首屆“中國混凝土行業優秀企業家”稱號,江蘇榮能集團房志榮董事長代表我省優秀企業家在大會上作了交流發言。 三、組織行業交流及技術研討,促進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 1、應安徽省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的邀請,協會于1月7日~8日,組織南京、常州、無錫、蘇州等地的部分混凝土骨干企業負責人一行13人赴安徽省合肥市與安徽省建筑業協會混凝土分會及部分混凝土混凝土企業的領導進行對口交流。 2、3月10~14日,由協會與“三一重工”江蘇分公司聯合組織的“江蘇省混凝土骨干企業考察團”一行30人分別赴長沙、邵陽等地參觀考察。與“三一重工”有關領導進行了座談,參觀了“三一”工業城及其廠區和設在邵陽的“三一”汽車底盤生產線。 3、4月25~26日與普茨邁斯特(上海)有限公司在南京聯合組織召開了“混凝土泵送技術交流會”,150多位混凝土企業的有關人員出席了會議。 4、5月28日~31日在蘇州組織召開由華東六省一市混凝土協會及省土木建筑學會、省硅酸鹽學會聯合主辦,蘇州市工程監理協會混凝土分會協辦的“華東地區第十六次混凝土技術交流會暨江蘇省第五屆混凝土新技術研討會”。大會共380多人參加。會議共收到交流論文128篇,經審稿錄用100篇,以《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和《江蘇混凝土》增刊形式出版了兩本論文集。會議邀請東南大學孫偉院士作學術報告,上海市混凝土協會秘書長朱稚石和江蘇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劉加平作了學術講座,有多名代表在大會上作了學術交流,大會取得了較好效果。 會議還組織了“三一重工”、普茨邁斯特(上海)有限公司、“福田重機”、“南京天印”等混凝土機械制造企業的產品展示活動。 5、6月24日~29日在山東組織召開了各市協會(分會、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和協會通訊員聯誼會,其間召開了二次座談會,圍繞各地混凝土市場的發展情況、協會工作和通訊工作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表彰并獎勵了蔣逸、朱松琪、朱金才等三名優秀通訊員,協會向三名優秀通訊員頒發了證書和獎金。28日參觀了山東中文集團及混凝土機械加工車間,并與該企業的主要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座談。 6、8月份組織了部分混凝土企業負責人一行12人赴西藏、青海參觀交流。 7、9月18日~22日,由協會和“三一重工”江蘇分公司組織的“江蘇省部分混凝土企業負責人赴越南、湖南長沙參觀考察團”一行28人分別在越南、長沙進行了參觀交流活動。其間,考察團全體成員與三一重工的有關領導就江蘇混凝土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當前混凝土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等進行了交流,并達成共識。 8、10月13~14日,協會張震東副會長、程祥平副秘書長在長沙分別拜會了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主要高層領導,圍繞江蘇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及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并達成共識。 9、12月22~24日,由省協會主辦、張家港市混凝土協會承辦,召開了“江蘇省各市、縣混凝土協會秘書長工作會議”。省協會及張家港、江陰、常熟、無錫、揚州、淮安、鎮江等市混凝土協會秘書長在會上作了交流發言;省協會就2007年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動態和協會2007年工作重點作了專題闡述;會議還專門安排了三個專題技術講座,即:【1】混凝土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系統,【2】GPS、GPRS衛星定位系統在混凝土企業中的應用,【3】預拌混凝土無污染生產——廢渣、廢泥漿水回收利用技術。 10、作為協辦單位,配合省建設廳、省建管局開展了“2006年中國(江蘇)首屆建設科技暨綠色建筑國際展覽會”的籌備工作。分別在會刊和網站上做了宣傳,為部分單位提供照片等資料。我會有近20家會員單位參加了工程、產品和材料的展示。 四、做好培訓工作,壯大專業人才隊伍 1、從2006年開始,協會將行業培訓工作納入了省建管局人才培訓計劃,根據省建管局建筑職工教育中心的要求,我會分別于2006年3月、6月、11月舉辦了三期預拌混凝土及預制混凝土構件企業試驗檢測人員的上崗培訓,共培訓學員360人。 2、7月7日至10日在南京舉辦了一期混凝土企業試驗室主任培訓班,重點介紹了礦渣微粉應用技術和混凝土企業試驗室的規范化管理。共有來自全省70家混凝土企業共88名技術負責人參加了培訓。除了理論學習,7月10日上午,還組織學員參觀了南京宏洋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江蘇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通過培訓的學員由省建管局頒發“江蘇省混凝土企業試驗室主任培訓結業證書”。此次培訓對推動我省商品混凝土的生產、應用技術水平的提高,提高混凝土企業現有試驗室主任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12月20日~24日,協會與省建筑職教中心聯合舉辦了第一期混凝土攪拌站控制室操作員職業技能崗位培訓班。經培訓考試、考核合格的學員,由省建管局頒發了由建設部統一印制的職業技能崗位證書。 4、根據省建管局的要求,協會組織編寫了混凝土企業各專業崗位技能認證的培訓教材,主要包括:【1】《混凝土企業試驗檢測人員崗位培訓教材》于3月份全部完稿并編印成冊,已在今年的培訓班中試用,同時報省建管局建筑職業教育培訓教材編輯委員會審定后在全省正式使用。【2】《混凝土企業試驗室主任培訓教材》,于8月份完稿并報省建管局建筑職業教育培訓教材編輯委員會。【3】協會11月初完成了《混凝土攪拌站控制室操作員崗位培訓教材》的編寫工作,并報省建管局建筑職業教育培訓教材編輯委員會。【4】正在組織編寫《混凝土泵工崗位培訓教材》,準備2007年起與省建筑職教中心聯合舉辦混凝土泵工崗位培訓班,對全省混凝土企業的泵工進行職業技能崗位培訓。 五、強化組織建設,確保協會工作的順利開展 1、協會的日常工作 1、協會于1月4日在南京召開了“2006年度第一次協會正副會長、秘書長辦公會”,討論了協會2005年度工作總結和2006年度工作計劃;審定《江蘇省混凝土行業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生產、施工機械推薦產品目錄》。并于2月20日在全行業正式發布《推薦產品目錄》,并在“江蘇混凝土網”上設置了推薦產品專欄。 2、2月28日在杭州召開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協會2005年度工作總結和財務收支決算報告,討論并通過了2006年度工作計劃和財務收支預算報告;討論并通過了協會機構設置改革方案,將協會鋼結構專業委員會更名為鋼結構分會(此項更名工作于3月10日在省民政廳完成注冊,4月28日第一屆鋼結構分會理事會上正式成立),將預制混凝土構件專業委員會和混凝土管樁專業委員會合并為預制混凝土構件專業委員會;預拌混凝土專業委員會和鋼筋專業委員會暫時不變。 會議還批準通過了20家企業的入會申請。 3、7月份以通訊形式召開了“2006年度第二次協會正副會長、秘書長辦公會”,秘書處將《協會2006年度上半年工作小結》及《協會2006年度下半年工作安排》的初稿寄發給了各位會長、秘書長,根據他們的修改意見對兩個文件進行了修改,以指導下半年的工作。 2、推廣預拌砂漿,為企業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1、協會對全省預拌(普通)砂漿的生產企業進行了摸底調查,并對國內外比較典型的預拌砂漿專用生產機械進行了對比。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形成了在我省發展預拌砂漿的指導性意見。即:先期在混凝土企業中發展生產預拌濕砂漿,在條件成熟時,鼓勵企業利用國產設備,逐步發展生產干混砂漿。 2、為了推廣預拌砂漿,對江蘇省經貿委等五廳局發出的《關于加快我省預拌砂漿發展的意見》一文提出了合理建議,并被采納。 3、為江蘇榮能集團干混砂漿生產線的建設提供咨詢。該項目的建線投產,在我省預拌混凝土行業中開了先河。 3、加強與協作單位的合作,更好地為會員企業服務 1、與“三一重工”、“中聯重科”、“上海陸達”、“徐州同一”等混凝土機械制造供應商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有組織的在全行業宣傳推廣合作單位的產品,在保證設備品質和服務的同時,協調供應商與用戶的利益關系,妥善處理在供應、服務、結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協會在接到用戶投訴后,及時的向有關單位反映,并提出協會的參考意見,確保會員企業的利益不受傷害。 2、繼續與方園認證中心合作,組織開展ISO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的咨詢服務,完成對鎮江名和混凝土公司的質量認證咨詢工作,并于2006年4月通過外審。11月份又對常州巨凝、鎮江名和兩家混凝土公司的質量認證復審提供了咨詢服務。 4、編寫《礦物摻合料(粒化高爐礦渣微粉與粉煤灰)應用技術規程》 為了促進礦物摻合料在我省混凝土工程中的應用,使混凝土滿足各種不同工程的需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質量,降低混凝土工程的造價,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協會與江蘇博特新材料公司共同起草編寫了江蘇省《礦物摻合料(粒化高爐礦渣微粉與粉煤灰)應用技術規程》。在征求部分科研、生產和混凝土企業的意見后,擬于2007年1月份上報省建設廳審批。 5、辦好《江蘇混凝土》及江蘇混凝土網站 協會秘書處安排專人負責《江蘇混凝土》雜志的組稿、編印、發行和“江蘇混凝土網站”的建設與管理工作。 1、2006年度,由協會和省建科院建材所共同編輯出版的《江蘇混凝土》共出版了6期,每期發行1450份。《江蘇混凝土》能夠及時將相關信息傳遞給讀者,在行業內深受好評,應各市混凝土協會、各攪拌站及會員單位的要求,2007年將給相關單位多發放一份,預計擴大到 1800份。 2、協會網站于今年改版升級,發布信息更加及時,內容更加充實,網站的功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 6、黨建工作 協會黨支部今年對黨員發展對象彭運之同志進行了認真考察,發展其入黨,并于2006年7月12日經省建管局黨委正式批準為預備黨員。協會每月組織全體職工結合本部門的實際工作進行一次學習和交流,認真學習黨和政府的有關文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加強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教育,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 五、2006年財務收支情況(略) 六、主要存在問題 1、個別地區還存在行業主管部門向企業不合理收費的問題,企業多次向協會反映,要求協會站在企業的角度,為企業呼吁,停止不合理收費。盡管協會做了一些工作,但個別地區依然如故。協會仍將不遺余力的為企業呼吁。 2、混凝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資金回款的影響越來越大,部分地區拖欠現象尤為嚴重,企業拖欠員工工資現象越加頻繁,有的企業已停產或變賣。協會要有新思路,在清理和防范混凝土材料拖欠款方面為企業出謀劃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協助企業追討拖欠款。 3、混凝土企業的設備利用率不高,尤其是攪拌機產能遠遠超過實際供應量。協會要會同地方有關部門加強對行業的引導,有效控制新建攪拌站的合理布局。同時加快協會信息化平臺的建設,為不同地區、不同企業提供信息服務。 4、協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要在服務功能和服務水平上有新突破,必須進一步強化對員工隊伍的建設和管理。 |
原作者: 江蘇省建筑鋼結構混凝土協會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