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配套件成2007年工程機械競爭關鍵
配套件急需解決兩大問題
據馬傳偉介紹,中國工程機械協會配套件分會組織的專項調查顯示,挖掘機配套件還存在空白點的觀點占42%,比占第二位的路面養護機械幾乎高出一倍,比其他產品差得更遠。國內挖掘機有許多配套件有待國內配套件企業去開發,如主要液壓件、缸、泵、閥、減速機、馬達總成等,這些幾乎全被國外品牌配套件所占領,國內配套件企業在這方面的發展空間非常大。另外,四輪一帶(驅動輪、引導輪、支重輪、托鏈輪及履帶總成)絕大部分也被國外品牌所占領,國內品牌在這方面也需加強。國內有待成熟的配套件中,液壓件占88%,其中高壓液壓系統占52%,變量液壓系統占36%,比占第二位的發動機部件高出一倍多,比其他配套件高很多,我國工程機械液壓件有待成熟與完善。
目前,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中生產液壓件的企業數量不少,液壓氣動元件占絕對優勢達44%,但是生產的液壓件絕大部分都是低技術含量、低水平的。如生產裝載機先導操縱液壓元件的企業就很少,即或有少量生產的,問題也較多,非常不成熟,生產高水平的變量液壓元件的企業幾乎沒有,從而制約了工程機械主機的發展。
馬傳偉說,現在配套件行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首先是可靠性問題。關于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的可靠性問題已是老生常談了。在調查中,有80%的被調查者認為,國產配套件產品與國外品牌配套件產品相比的主要劣勢是產品可靠性差。的確如此,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可靠性差得太遠,特別是傳動件、液壓元件、電氣元件等差距最大。
其次是技術創新能力問題。占62%的絕大多數被調查者都認為,當前制約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是“技術創新”問題。實際情況正如調查的一樣,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數量相當多,絕大多數實力較弱;基本上沒有自主技術創新能力,因此抄襲、模仿就成了發展產品的主要手段。一種產品剛剛發布還未成熟,其他類似產品就已遍地開花。因此產品雷同,低水平重復投資、重復建設嚴重,帶來的惡果是主機企業十分需要的有較高技術含量的產品沒有,或者是做不了,拱手讓給國外企業。而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卻大量過剩,形成惡性競爭,整個配套件行業銷售額大增,而利潤卻大幅度下降就是這個原因,大大地制約了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發展。
配套件與主機廠應實現雙贏
在工程機械的售后服務上,很多主機廠都遇到過因為配套件的質量問題而遭用戶投訴的情況。他們認為是因為配件的質量不好,才導致了整機的故障,但用戶不管是誰的問題,機器出了故障你整機廠就要負責。說起來整機廠用配套件質量不好來推脫責任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不能不承認他們確實也有一點“冤枉”。目前工程機械市場競爭激烈,價格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競爭手段。用進口件質量可以保證,但價格國內用戶無法接受;用國產件價格下來了,但又影響了機械的穩定性;出口產品用國產件,根本達不到國外用戶的要求,所以關鍵部件必須選用進口產品。配套件讓制造商進退兩難。
由于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與主機企業在合作過程中相互制衡,他們既有共同的利益點,同時又在利益分配中此消彼漲,因此,這種關系的處理對于雙方的發展都相當重要。業內有些人士認為,如果主機企業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培育自己的核心配套件也是相當重要的。
在國外,一些主機企業的做法是自己投資或者參股配套件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主機企業可以輔助配套件企業做好技術改造和研發。提高配套件的質量,在保證了自己產品競爭力的同時也扶持了配套件企業,這種做法在日本企業中比較明顯。而在歐美、一些企業為了尋找穩定而可靠的合作伙伴,通常會在最初進行的公開招標時,就與符合公司標準的配套件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期實現一榮俱榮的雙贏局面。
在一定基礎上以利益關系聯系主機廠后,配套件企業或許可以較少擔心主機廠不留情面的壓價,畢竟主機廠參股后應該不會坐視配套件企業的虧損。另外,主機廠本身的決策和判斷也相應地影響配套件企業。如果主機企業不能理性地判斷局勢,配套件企業要更理性地面對市場則同樣很難實現。
事實上,目前我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混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主機企業瘋狂的表現。業內普遍反映,目前我國主機廠片面追究銷售量和市場占有率的做法已經嚴重損害了行業利益,以至于主機廠之間產生的惡性競爭使配套件企業受損。
專家建議,配套企業目前可以尋找合適的海外買家。與此同時,在鞏固固定的主機客戶的過程中可以開拓和占領后市場。對配套件企業而言,把配套件直接銷售到后市場的風險或許要低一些。局統計,現在社會上在用的工程機械已經達到100多萬臺。可以想見,這個孕育著巨大上商機的后市場的啟動,對正處于多事之秋的配套件行業,無疑將是一個利好的消息。
嚴把質量關拓展售后服務市場
調查顯示,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存在的重大問題之一就是技術創新水平很低,極大地制約了全行業的發展,因此下一步整個行業應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目前,在保證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的同時,降低產品成本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64%的企業認為要努力降低產品成本。目前國內工程機械產品參與競爭的主要優勢在于制造成本低、售價低。但是專家指出,一定要在保證質量及技術水平條件下降低成本,有優良性價比的產品才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否則會適得其反。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員工素質、加大品牌建設、營銷網絡建設、出口力度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目前國內配套件行業的現狀,馬傳偉秘書長強調,要始終將質量放在第一位,保持信譽度,尤其是在主機要求降低配套件價格時,決不能因為價格的降低,贏利減少而偷工減料,以次充好。要重視國內的兩個市場,特別要看好維修配件市場,維修市場的量要比直接配套于主機的量大,同時要注重售后服務工作,贏得市場。例如,鐵嶺市機械橡膠密封件廠,到現場指導幫助用戶解決密封難題,他們曾經解決了被主機成批退貨的產品,得到用戶信賴,他們的總經理說,只要由他們參與密封結構設計,可保證百分之百不漏油,只要價格合理,他們還保證密封件的使用壽命。河北盛世集團尚華義副總經理則表示,他們的高壓膠管總成,“用戶一旦使用就OK!”因為該公司的產品用的是意大利瑪努力膠管,扣壓工藝和設備先進,而且派人到用戶那里指導,如果用戶使用的量大,他們還可以將生產地移到用戶或附近,以此來保證用戶減少運輸成本,可實現用戶的零庫存。配套件企業應借鑒上述企業的做法和經驗,把服務工作做好,得到用戶信賴,擴大市場。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