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散裝水泥宣傳工作頻閃亮點
初冬時節,正值散裝行業的“貓冬”季節,而12月14日在濟南黃河大廈9樓會議室內,卻是話題酣暢、高潮迭起。來自全省17個地市和各大企業的宣傳工作者,正參加由山東省散裝辦、省散裝協會每年一舉辦的系列宣傳培訓活動。這是該省堅持宣傳鳴道、輿論助陣、唱響發展大合唱的一個剪影。 該省近年來散裝量快速增長,2005年突破5000萬噸大關,榮膺全國第一。2006年截止11月底,已提前完成年度計劃,散裝量有望實現7000萬噸。面對新的發展機遇,縱覽全省的工作態勢,主管宣傳的省散裝辦副主任劉愛華介紹說,形成濃厚的輿論氛圍,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對于山東再造新優勢、實現新突破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該省的宣傳工作始終高揚主旋律,緊緊圍繞中心,貴在鼓勁奮進,創新宣傳形式和手段,高歌猛進,亮點頻現——一是主動走上前臺,強化搶占意識,發揮宣傳主陣地作用。轉變過去冷打慢吹、不溫不火或宣傳“一陣風”式的做法,緊跟形勢,精心策劃,組織了戰役式的宣傳攻勢。濟南市散裝辦加強與地方黨報黨刊等重要媒體的聯動,廣造輿論,形成聲威。他們根據不同的宣傳主題,在《濟南日報》每周定期刊發散裝理論文章、工作經驗和新聞文稿,歷時一年多已連續發稿60多篇,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濟南市是全國首個通過地方散裝立法的城市,他們獨具匠心,誠邀市人大領導登門視察,開展了“立法回頭看”活動,借機再掀宣傳新高潮,給“依法興散”注入新的內涵。 淄博市散裝辦宣傳造勢,贏得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配合支持,已連續兩年應邀參加由市建委、監察局、檢察院組織的“全市建筑市場執法大檢查”,提升了工作執行力,增強了工作權威性。 二是研究新情況,增強針對性,搞好全方位立體化宣傳。轉變以往散發傳單、張貼標語等一般性做法,根據不斷變化了的新情況、新特點,突出側重點,講究靈活性,求得實效性。確立了“在提升領導和政府部門的重視度上作文章,在調動水泥企業和用戶發散、用散的積極性上下功夫,在促進發展散裝的宣傳普及面上求突破”的工作思路。重點向上級領導和機關贈閱散裝報刊,主動匯報工作,爭得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注重行業特點,做好向水泥企業和用戶的重點宣傳,達到點上宣傳的深度;并運用多種形式做好面向全社會的宣傳。做到了廣播上有聲、電視上有影、報刊上有稿、公共場所有形。還開辟了網絡、手機信息等新的宣傳渠道。淄博市散裝辦投入財力在車站安置了大型電子屏幕,滾動播出散裝信息,視覺沖擊力大,取得了極佳的宣傳效果。 三是建立制度,強化培訓,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宣傳隊伍。該省已連續六年舉辦散裝政策知識培訓和通訊員培訓并邀請《散裝水泥雙周刊》、《散裝水泥》等專業媒體的總編及省內新聞界人士傳授新聞寫作知識。省散協秘書長徐修儉利用自己的寫作專長經常進行“傳幫帶”,評析并向報刊推薦優秀稿件,提高了通訊員隊伍建設。今年已向各類媒體投發稿件200多篇,走在全國的前列,推動了該省散裝水泥的發展。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