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为什么叫中东,扒开腿挺进嫩苞处破苞疼,十九岁国语版免费观看完整高清,最好看的2018免费观看在线

福建三鋼建成60萬t的現代化礦渣微粉生產線

    大力推進循環經濟是發展和諧社會的要求,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加快鋼鐵工業生態化進程,最大限度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和廢棄物閉路循環程度,是中國鋼鐵工業面臨的重大課題。福建省三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三鋼)建于1958年,已發展成為擁有煉焦、燒結、煉鐵、煉鋼、軋鋼全流程以及動力運輸、機械制造、建筑安裝等配套設施齊全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以三鋼循環經濟為主體的循環經濟工業區建設,是通過管理創新、自主創新、信息集成、流程再造、土地集約等措施,借助產業鏈的延伸和市場機制的動作,形成多元化多形式的物資流、信息流、資金流、能量流的循環運動渠道,建立起鋼鐵行業產業鏈為紐帶的循環經濟區域發展模式,以實現資源環境和經濟建設的良性發展。循環經濟工業區是以生態循環再生為基礎的工業區,包括產品和服務的交流,組織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交換,使企業付出最小廢物處理成本,促進資源利用效率提高。
  一、以三鋼為主體的循環經濟工業區建設背景
  三鋼作為福建省最大鋼鐵聯合企業,依靠科技進步,精心打造一流和諧國企,“十五”期間投入環保治理資金2.8億元,積極采用新設備、新工藝,努力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創造了令同行刮目相看的成績。在三鋼集團產業鏈帶動下,明光新材、閩光冶煉、建福水泥、驪騰實業、三明輝煌、馬尾中鋼等一批企業迅速崛起,冶金壓延、鋼鐵制品深加工、建材水泥、煤化工、機械制造等產業集聚區域經濟工業園區,資源循環利用、節能降耗出現新潛力,為創建三鋼為龍頭的循環經濟工業區提供了歷史契機。
  站在歷史新起點,三鋼管理層提出以前瞻性、戰略性的眼光洞察鋼鐵行業發展態勢。創建循環經濟工業區是工業污染防治的新手段,是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發展以三鋼集團為龍頭主體的循環經濟工業區,能夠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整合區域資源優勢,有力帶動相關產業集群的新一輪創業,實現躋身一流鋼鐵企業的發展目標。
  在省政府倡議下,三鋼提出以三鋼集團為主體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區申請。根據《福建省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建議,三鋼循環經濟工業區被列為全省4個循環經濟試點之一。三鋼集團被授予省首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2006年7月《三鋼循環經濟工業區發展規劃》通過省政府部門主持的國家級專家評審。
  二、以三鋼為主體的循環經濟工業區建設的內涵和主要做法
  1、創建循環經濟區的框架思路
  遵循循環經濟減量化、循環化、資源化原則,通過工業代謝研究,利用生態系統整體性原理,依據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規劃要求,選擇創建具有鋼鐵行業特點的循環經濟工業區,即以三鋼集團為龍頭主體,串接閩光冶煉、明光新材、馬尾中鋼、三化集團、三明煤氣、廈工三重、潘洛鐵礦、陽山鐵礦以及相關水泥企業,共同打造以三鋼為核心的虛擬生態工業區。區內的生態工業系統包括鋼鐵冶金、鋼鐵制品深加工、煤化工、新型建材、發電、建筑安裝、現代物流、機械制造、耐火材料、商業貿易、環衛綠化、房產物業、工業氣體等相關產業,將制造、耐火材料、商業貿易、環衛綠化、房產物業、工業氣體等相關產業和區內的鋼鐵制品、礦渣、煤氣、氧氣、水和能量進行系統集成,實行區域“熱電聯產、集中供氣、余熱回用”,組成結構與功能協調的生態鋼鐵工業系統。區內企業共享交通運輸、信息服務、通訊設備、電力輸送等基礎設施,在系統內達到資源、能源、投資和利潤的最優化,形成鋼鐵物料鏈、氣鏈、水鏈、能量鏈、社會服務鏈、信息鏈等循環系統,促進企業從傳統型工業向節能環保型生態工業轉變。
  2、管理創新,構建循環經濟運行新機制
  培育循環經濟企業文化。通過各種渠道和媒介宣傳生態、循環經濟和環保法律知識,把工業生態理念融入企業文化和內部激勵系統中,讓企業職工、社區群眾充分認識“生態制造”、“綠色鋼鐵”對企業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營造建設生態型鋼城的文化氛圍。三鋼集團將企業文化創新作為循環經濟推進的起點和基石,貫徹“聞雞起舞、聞風而動、聞過則喜”的核心價值觀,樹立打造“效益好、風氣正、環境美、收入高”國企精品的共同愿景。
  強化循環經濟軟件建設。三鋼集團牽頭建立一體化的QEO整合型管理體系,將循環經濟工作納入PDCA持續改進運作框架,利于企業間資源優化配置。工業區廣泛推行綜合決策、環境信息公示、環境影響評價、危險廢物處置、公眾參與、清潔生產審核等制度,健全循環經濟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將企業的對標挖潛、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等實施情況納入領導績效考核,加強以價值創造為導向的成本管理,不斷提高循環經濟發展質量。
  編制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在清華大學、省清潔生產中心指導下,對接省、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完成《三鋼循環經濟工業區建設規劃》編制,依據當地資源、能源供給狀況和企業自身特點,系統研究以循環經濟為主線,發揮龍頭企業集聚帶動的輻射效應,形成串珠式的閩江沙溪河流域虛擬生態工業區,開展清潔生產發展機制(CDM)調研,提高企業與環境友好度,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
  3、流程再造,找準循環經濟發展切入點
  將自然生態體系引入企業發展戰略,“資源-生產-社會”作為“動脈系統”,“廢棄物-再生利用-再資源化”作為“靜脈系統”,實行工藝流程再造。
  (1)強化生態產業主鏈
  鐵礦石→鐵精礦→燒結礦→鐵→鋼→鋼材產品深加工,是三鋼循環經濟工業區的鋼鐵產業主鏈。三鋼已形成從鐵礦石到鋼材生產的完整流程工藝及配套輔助設施。充分開發利用國內外礦石資源,積極建立戰略資源供應基地。潘洛、陽山鐵礦精礦粉保證省內高品位礦石供應。加強煤炭、礦石、運輸等戰略資源保供措施,做好與平煤集團、淮北礦業等重點資源戰略伙伴關系的構建,控股曲沃閩光焦化公司,增強資源保障能力。
  煤炭→焦炭→焦爐荒煤氣→煤化工副產品(硫銨、純苯、甲苯等),是工業區的煤化工產業鏈。依靠三明煤化公司的焦氨分離系統、噴淋飽和器、電捕焦油器、粗苯蒸餾系統等新技術、新裝備,工業區焦爐煤氣中的化產副產品得到回收和深加工。建成煤化污水A/O法深度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區內的市煤氣、三鋼煤氣、市煤化工等公司污水,解決了高濃度有機廢水污染問題。
  (2)延伸生態產業鏈
  延伸生態產業鏈,使工業區的系統要素齊備,穩步提高生態共生網絡的高效功能和效益,增強產業體系的可持續性發展。
  煉鋼→轉爐污泥→含鐵燒結原料或煤氣脫硫劑,是工業區的轉爐煙氣除塵廢物資源化生態鏈。轉爐除塵污泥是轉爐煙氣經處理后產生的污泥,大部分送往燒結回收利用。轉爐除塵污泥取代鑄鐵屑作為脫硫劑,送往三明煤氣公司用于民用煤氣脫硫,以廢治廢,減少二氧化硫污染,節約生產成本。
  煤炭→焦炭→焦爐煤氣→電力;冶煉原料→高爐、轉爐煤氣→電力,是工業區的二次能源轉換生態鏈。煤炭及冶煉原料通過冶金流程轉換為副產煤氣。回收利用冶煉及焦化系統煤氣,依托三鋼集團、三化集團對工業企業實行集中供氣,區內企業的供熱鍋爐、燒結機點火、軋鋼系統加熱爐、氣燒石灰窯全部實現煤氣化。通過市煤氣公司向市區居民供應優質廉價煤氣,成倍提高民用煤氣熱值,有效解決燃煤污染。工業區建成包括鍋爐燃燒產生蒸汽發電、高爐爐頂壓差發電(TRT)在內的3臺發電機組,日發電70多萬kW。
  (3)拓展新的生態產業鏈
  根據工業區主導產業副產品與廢物特點,結合當地資源與技術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對非鋼產業的拉動。
  鐵礦石→鐵精礦→燒結礦→水渣→高性能建材原料,是工業區高爐水渣資源化拓展的產業鏈。拓展水渣資源高值利用渠道,搞好廈門礦渣微粉廠生產銷售及中聯建材公司生產線達產達效,投資建成閩光建材水渣微粉項目,開發生產綠色建材,拉長生態產業鏈。與沿海的漳州地區合作,建設年產60萬t的現代化礦渣微粉生產線。
  4、自主創新,培育循環經濟核心競爭力
  技術進步,構建循環經濟創新平臺。建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大力倡導科技創新理念。“球體理念”,在技術進步中打破舊平衡出現新不平衡,再達到更高層次的平衡,循環往復做大做強企業;“螃蟹理念”,不搶第一爭第二,做“第二個吃螃蟹”的人,做到鼻靈、眼明、手快,發現先進適用新技術立即采用;“平原木匠理念”,平原木匠沒有好的資源條件,必須精雕細刻、精益求精,以技術進步促進節能降耗。
  新品開發,帶動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加速提升核心競爭力,工業區企業加大新產品開發和新生產線的拓展力度,形成資源能源共享、廢物循環利用的產業紐帶。明光新材公司是省內最大金屬深加工基地,相繼投入冷軋帶、PC棒鋼、彩涂、鍍鋅等現化代生產線,為周邊地區發展金屬深加工產業奠定基礎;依靠市煤化公司的精細加工能力,精制提純制氧過程副產品的稀有氣體,充分利用鋼鐵資源的生態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抓住中厚板投產和全社會工業化契機,板材以碳素工程結構板、造船板、橋梁板、壓力容器板等為主,逐步確立高等級建筑材、制品材、中板等多品種多系列的產品格局。新品市場拓寬,為發展上下游走廊工業、特色產業、循環經濟產業鏈創造條件,帶動金屬深加工、建材、化工、再生資源利用等一批產業,促進了區域經濟騰飛。
  信息集成,促進循環經濟信息共享。依托三明市制造信息化平臺,工業區企業圍繞設計、過程、產品、管理和商務數字化等循環經濟關鍵技術進行攻關,爭取國家、省科技部門支持的制造業信息化工程項目。投資建設1000M/100M光纖主干網,通過企業管理網絡建設,構筑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卓越績效管理系統,實現管理過程信息集成優化和區內各種信息的共享,提高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
  5、土地集約,推進節約型鋼鐵企業發展
  淘汰落后,隨著企業發展,能耗高、污染大、工藝落后的生產線陸續退出,為盤活土地存量創造了條件;設備大型化,先后建成大型高爐、燒結機、轉爐等一批環保效果好、現代化的大型化新生產裝備,技術經濟指標在冶金行業處于前列,有效降低了鋼鐵工序占地面積;創新總圖布置,采取聯合、集中、立體等多種布置,縮短物流運輸距離,節省能源,節約用地。
  三、以三鋼為主體的循環經濟工業區建設成效
  1、促進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
  生態工業區使企業的資源利用、廢物回收形成完整的流程,實現了能量梯級利用和資源高效循環。明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深加工金屬制品,噸鋼耗新水僅1.5t,處于國內先進水平。噸鋼綜合利用能耗由1995年的1.31t標煤降至2005年的0.659t標煤。
  2、加快環境友好型企業的建設
  循環經濟工業區建設助推企業環境友好。區域整體環境建成
  ISO14000示范區,閩光冶煉、小蕉軋鋼等企業實現“零排放”,工業區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三鋼綠化覆蓋率達到32.56%,人均綠化面積超過10m3,形成立體交叉生態環境。投資5274萬元的三鋼污水處理分廠投入運行,每天集中處理區內企業污水10萬t,工業水循環利用率達到96.33%,污染治理由分散的點源治理轉向社會化綜合治理。
  3、推動企業自主創新體系的形成
  推進循環經濟,產學研相結合,整合內外部智力資源,構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科技創新科研體系,區內企業擁有細晶鋼開發、燒結機全密封技術、煉鋼系統工藝優化、軋輥制造、垃圾壓實處理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創新水平的集成控制技術。世界領先水平的稀土氮化硅瓷軋輥在三明輝煌集團轉入工業化生產,成為省首家獲得國家新產品開發資金扶持的民營企業項目。全國重點鋼鐵企業綜合技術經濟指標比較中,有12項進入前5,有18項進入前10,鋼材綜合成材率、煉焦耗洗精煤耗、轉爐爐襯壽命等指標穩居行業前列。
  4、實現鋼企優勢轉化為社會優勢
  通過資源共享,鋼企優勢轉化為社會優勢。每年消納廢鋼15.6萬t、氧化鐵皮3.8萬t,向市區提供1824萬m3高熱值民用煤氣,向精細化工企業提供焦油、粗苯等煤氣副產品6.52萬t,向物質再生公司提供含鋅燒結除塵灰3000t、瓦斯灰2.4萬t,向石油公司提供軋鋼廢油210t,向建材行業提供水渣原料76.33萬t。開發冶金廢渣潛在價值,形成循環經濟生態鏈的新型非鋼產業。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立場

暫無評論

發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3-30 19:16: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个旧市| 林口县| 丹阳市| 柯坪县| 浦江县| 银川市| 渭南市| 盘锦市| 谷城县| 道孚县| 乐昌市| 广宁县| 嘉定区| 德江县| 申扎县| 陆丰市| 鹤壁市| 沁水县| 若尔盖县| 漳州市| 永康市| 应用必备| 赤峰市| 莫力| 沅陵县| 寿宁县| 屏东市| 凉城县| 巴楚县| 德钦县| 大城县| 梁河县| 泽普县| 楚雄市| 桦川县| 陆丰市| 蒲城县| 平利县| 柳河县| 宁夏|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