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一筆流水賬省出上億元 循環經濟助紅鋼點石成金
近年來,紅鋼投入約8000萬元資金,開發節能降耗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裝備,在鋼渣、水沖渣、泥漿、除塵灰、煤氣、氮氣、水蒸氣、耐火材料等8個項目上實現循環利用,初步形成了固體廢棄物、煤氣、廢水、余熱四大閉路循環系統,年可獲利上億元。
紅鋼每年約產生80萬噸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高爐水渣、轉爐及電爐鋼渣、轉爐泥漿、各種除塵灰等。電爐和轉爐剩下來的鋼渣,每天約有400噸。去年以來,他們把鋼渣經過破碎、磁選、球磨,提煉出有用的磁選鐵、渣鋼、鐵粒子、尾渣塊、尾渣粉等,回用于生產;剩下來的尾渣,可和高爐渣混合作為制作硅酸鹽水泥的原料。
今年,紅鋼投資800萬元建了一條年產50萬噸鋼渣硅酸鹽水泥的生產線,成立四平佳潤水泥有限公司,把水沖渣進行深加工后,用65%的廢渣、30%的熟料和微量添加劑,生產鋼渣硅酸鹽水泥產品。由于產品主要原料為工業廢渣,生產工藝采用現代微粉技術,取代普通水泥的燒結過程,又在產生粉塵的部位安裝了21個布袋除塵器,徹底解決了粉塵污染問題。
高爐生產中產生大量的富余煤氣,為充分利用煤氣資源,紅鋼將原來生產用的燃煤、燃油改為燒煤氣,投資上千萬元改造了加熱爐,外接了2000多延長米的管道,將煤氣輸送到煉鋼、軋鋼、線材等9個生產廠作為燃料,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連軋廠成本由原來的70余元降至38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線材廠的噸鋼成本也降低100多元,一年可節省費用1300萬元,而且產量由400噸提升到600多噸。目前,紅鋼正在籌劃利用高爐富余煤氣和高爐爐頂壓差發電,據初步預測,這個發電廠建成后,年可節省電費4000萬元。
四平是缺水地區,水的利用是關系到企業生產的大問題。紅鋼投資上百萬元建了一個3000立方米的循環沉淀水池,處理流程簡單,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經處理后的廢水全部循環使用,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