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茂名市建筑節能帶來城市新變化
如今,這樣熟悉而讓人厭的建筑工地已很難再找到。新型墻體材料的推廣和應用,使得城市的建設步入一個節能環保的軌道。建筑節能,正給城市建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記者走進我市建筑施工現場,感受建筑節能帶來的這些變化。
散裝水泥 工地不再塵土飛揚
政策:1997年5月1日,我省已開始實施《廣東省散裝水泥管理規定》,其中規定,“地級以上市的城區,縣級市的城區、縣城區和珠江三角洲的建制鎮鎮區的建設工程項目,必須從2001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袋裝水泥,使用散裝水泥或者商品混凝土。交通、能源、港口、水利、市政等建設工程項目,水泥制品企業、混凝土攪拌站,必須使用散裝水泥或者商品混凝土。
現場:茂南開發區車管所大道的匯港預拌混凝土攪拌站。一輛散裝水泥運輸車,全閉封地將一車水泥運到站場,通過封閉長管,水泥直接倒入攪拌機里。卸載過程中,并無粉塵飛揚。一位工人告訴記者:“以前用袋裝水泥時,由于粉塵多,一天工作下來,整個人就變成了灰頭灰臉的‘泥人’。現在改用散裝水泥之后,施工環境比以前好多了,也不用再吸那么多水泥灰了。”
發展散裝水泥,是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生態平衡和改善環境,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重大舉措,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有效途徑。
散裝水泥通過使用專用的運輸工具與儲存器罐,大量減少運輸過程與裝卸過程中的產品消耗,保證了產品質量,節約大量人力物力。每使用1萬噸散裝水泥可節約造紙木材330立方米,水1.2萬立方米,電7.2萬千瓦時,標準煤78噸,棉沙4噸,燒堿22噸,包裝費35萬元,減少水泥損失450噸。同時每使用1噸袋裝水泥會向大氣中排放粉塵3.96公斤,而每使用1噸散裝水泥粉塵排放量只相當于袋裝水泥的三十分之一。
也正因此,這幾年我國散裝水泥發展迅猛。去年,全國散裝水泥供應量達3.8億噸,比上年增長21.6%。據茂名市散裝水泥辦公室統計,去年我市散裝水泥供應量24.5萬噸,使用量23.695萬噸,供散率達16.9%,用散率達16.34%
預拌混凝土 施工現場安靜清潔
政策:2005年9月,市政府出臺了《茂名市預拌混凝土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從10月15日起,凡在市區(含茂南區、茂港區)范圍內的建設工程項目,不準在施工現場自行攪拌混凝土,必須使用預拌混凝土。
現場:茂南開發區鴻景花園的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人正用預拌混凝土澆灌地基平臺,在場的施工人員說,用預拌混凝土均勻度高,工程質量穩定,比以前減少了一半工期,而且工地干凈,噪音小,不再擔心施工時影響周圍居民的休息。
預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及根據需要摻入的外加劑和摻合料等成份按一定比例,經集中計量拌制后,通過預拌混凝土運輸車在規定時間內送至使用地點的混凝土拌合物。
過去,施工企業都是現場攪拌混凝土,由于攪拌場地小,備料有限,攪拌能力和輸送能力差,特別是受工人的技術水平、責任心和環境條件、原材料質量等因素的影響,很難保證混凝土的質量。而預拌混凝土則是由電腦控制的機械化生產,有科學的生產工藝和嚴格的質量保證,確保了均勻性和質量的穩定性。從根本上解決現場攪拌混凝土容易造成的質量隱患。
另外,使用預拌混凝土還可以保護城市環境。一方面傳統的混凝土現場攪拌作業,需要把大量的砂、石、水泥等原材料運進市區,經常出現砂石料灑落在市區道路上污染環境的現象,同時現場攪拌混凝土帶來的粉塵和噪音擾民現象也相當嚴重。另一方面施工現場堆放砂、石、水泥及設置攪拌機占用大量場地,使施工場地更加擁擠、臟亂。使用預拌混凝土則可以避免粉塵和噪聲污染以及道路遺灑、場地擁擠等現象。另外,預拌混凝土使用專用攪拌運輸車運送,施工現場采用泵輸送混凝土,也降低了勞動強度,改善了工人作業環境,并且使用預拌混凝土還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據測算,應用預拌混凝土可節約水泥8%,砂石12%,還為施工單位節省許多費用支出。
我市目前有兩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茂名市匯港混凝土有限公司和茂名市明勝混凝土公司,今年1-9月兩公司產銷預拌混凝土共計33656立方米。到今年10月份,市質監站對這兩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的生產原料進行四次隨機抽檢,并對其質量保證體系進行了大檢查,檢查發現,這兩家企業的生產經營已基本步入正軌,生產過程及生產工藝受控情況良好。
新墻材 節能低價誘惑建筑市場
政策:2000年6月,國家墻體材料革新建筑節能辦公室公布了全國160個限時淘汰使用實心粘土磚的大中城市名單,我市位居其中,規定2003年6月30日后茂名地區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建筑物全部采用新型墻體材料。從2004年4月1日起,我市市區范圍內(含市區、茂南區、茂港區),凡新建、擴建、改建的建筑工程要逐步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
現場:“沃爾瑪”工地。一位施工管理人員告訴記者,“沃爾瑪”工程全部采用新型墻體材料,它能減小框架截面,節約鋼筋混凝土,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建設工期,還能節省1/3的人工費,綜合造價比采用實心粘土磚降低5%以上。
名雅花園。新型墻體材料建起了一個現代化的的小區。居住在小區里的黃女士說,自從住進了用這種新型墻材做的新居后,夏天室內的溫度比舊居的要低2—3℃,開空調時溫度也不用調太低,節省不少電費。到了冬天,它又保溫,比以前的舊居暖多了。此外,它的隔音效果好,使我們一家大小的睡眠質量都有所提高,學習、工作都精神多了。
新型墻體材料(新墻材)不僅可節土、節地、節能,保護生態環境,在建筑施工中,還可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施工效率,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建筑物綜合造價。此外,新墻材還有容量輕,保溫、抗滲、隔熱性能好,高耐火,吸音、隔聲性能強等物理性能。這對建筑市場無疑是一種誘惑。
新墻材是指符合國家和省有關技術標準要求的非粘土墻體材料和孔洞率或廢渣摻入量達到國家或省規定要求的粘土類墻體材料。發展和應用新墻材,目的是限制和禁止實心粘土磚(紅磚)的生產和使用,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節約能源,綜合利用資源。
長期以來,我國建筑的墻體材料一直被實心粘土磚統治著,實心粘土磚不僅耗費能源,而且破壞農田和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生態環境惡劣。據國家經貿委統計,目前我國有磚瓦企業12萬家,占地500多萬畝,每年燒磚近7000億塊,取土14億立方米,相當于毀田120萬畝,生產能耗6000萬噸標煤,加上該材料保溫性能差,每年采暖能耗1.2億多噸標煤,而且僅燒磚一項每年就排放二氧化碳1.7億噸。面對嚴峻的生態環境惡化和能源緊缺形勢,發展節能、節地、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代替大量實心粘土磚,對保護耕地、節約能源和資源、利用廢渣、治理環境污染、改善建筑功能,促進我國建材業和建筑業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這不僅是一般性的產品換代,而且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意義,是利國利民、造福后代的千秋大業。
茂名市區目前有7家生產新墻材的廠家,可生產蒸壓加氣混凝大砌塊磚、蒸壓磚、灰砂磚、粉煤灰實心磚、混凝土空心磚等品種新墻材,2005年產量2346萬塊標準磚,銷量1341.6萬塊,使用率12.3%,今年1-9月的產銷量分別是3160.8萬塊和2366.9萬塊,使用率27%,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