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陽地鐵首次大規模“體檢”混凝土強度成為檢測重中之重
昨日,沈陽市地鐵建設質量監測方首次召集所有地鐵施工方對質量問題進行重申和強調。同時,一場大規模質量檢測也首次展開。
混凝土強度、防水、工程耐久性成為檢測重中之重。
目擊 檢測設備與三峽看齊
昨日,沈陽地鐵一號線工程檢測的第一站為黎明文化宮站后折返線區間。地鐵一號線新開河段的地鐵區間內,隧道主體結構已經基本完工。
隧道內,沈陽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的工作人員正手拿儀器進行檢測。
一名工人先在墻上用碳素筆畫上一個很小的方形區域,然后用一個外形酷似電鉆的儀器向墻體中打眼,并在打眼的同時把儀器上顯示的數值報給一旁的記錄員……
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儀器的叫回彈儀,專門用于測試墻體混凝土強度。該段工程的混凝土強度應該超過35,而實際測試值達到40~45之間,符合地鐵工程的施工標準。
除了這個“神秘武器”外,在回彈儀檢測后,還有工作人員拿一個類似掃描儀的裝置在方形區域上來回移動……原來,這臺儀器是用來掃描墻體內鋼筋的數量和強度的。記者了解到,三峽工程的質量檢測也有這兩種“武器”的份兒。
沈陽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結構室主任劉偉光介紹,他們將對隧道兩側墻體和頂棚全部檢測,細化到20米一測的標準,這樣在其他建筑工程上非常鮮見。
地鐵質量須過“三關”
沈陽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張文穎介紹,從地鐵工程原材料到建成后投入使用,工程方必須過三道質量關口。
第一關:原材料運送到施工場地后,質監人員將對其進行綜合抽查檢測。
第二關:地鐵建設中,除工程監理方每天常規監測外,質監人員也將不定期抽查。
第三關:主體工程全部竣工后,質監人員將對工程大規模排查,檢測不合格不得竣工驗收。
“根據預期,從明年開始,地鐵一號線各個標段區間的主體工程將陸續完工,那時我們將進行一次更大規模的全線排查。”
冬期施工建設標準出臺
在“頻繁轟炸”檢查的基礎上,一系列約束施工質量的剛性措施也已陸續出臺。
據了解,今年冬季沈陽地鐵二號線工程開工后,冬期施工的地鐵點位將達到30余個,沈陽市建設部門專門制定了《沈陽地區建筑工程冬期施工技術規定》,標準細化到冬季施工外加劑、覆蓋用品、觀測儀器和加熱設施等各項保溫設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