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經濟穩步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明顯加快的推動下,建材機械行業2006年上半年保持了高速增長:生產與銷售呈現高增長態勢,新產品產值增速加快,出口繼續高位運行,利潤明顯增加。
尤其是上半年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達624億元,增長43.7%,帶動了建材機械市場需求。具體分析各分行業可以看出,水泥機械、平板玻璃機械、建筑與衛生陶瓷機械需求已隨著行業結構調整有所減緩,但因有新項目陸續實施及技術改造項目的進行,行業繼續維持增長態勢,實現平穩增長,生產增幅分別為20.55%、21.8%和25.05%左右。
總體保持高速增長
隨著《關于進一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和推廣節能建筑的通知》和《關于公布第二批限時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城市名單的通知》的發布,上半年新開工磚瓦及建筑砌塊項目很多,高達442個,增幅318%,有力地刺激了墻體材料機械的需求,帶動了磚瓦機械、砌塊機械、加氣混凝土機械等大幅度的增長,墻體材料機械、水泥制品機械產值增長高達82.85%、77.2%,行業內部分重點企業的產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同時,隨著新一批新建池窯生產線建設,以及玻纖深加工項目的拉動,玻璃纖維行業機械的生產增幅保持在65.32%以上的高速增長。建筑用石加工及建筑裝飾用石開采項目的增長加快,刺激了石材機械需求旺盛,行業增幅高達86.3%以上。
特別令人欣喜的是,上半年建材機械行業新產品產值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完成新產品產值4.37億元,同比增長118.22%,主要是水泥、 機械、墻體材料機械、建筑衛生陶瓷機械等三個分行業的新產品產值增速明顯。如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開發研制的KXT科氏力秤煤粉計量與控制系統通過了建材行業科技成果鑒定,該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完全可替代同類進口裝備,其主要技術經濟指標達到國外同類設備先進水平。
2006年上半年建材機械行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92億元,同比增長37.36%。其中石材機械、墻體材料機械、水泥制品機械等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分別是86.87%、81.78%和70.79%,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從利潤上看,建材機械行業累計實現利潤2.58億元,同比增長44.53%。虧損面和企業虧損額減少。
此外,上半年全行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88億元,同比增長47.21%,高于去年同期44.79%的增速。隨著我國建材機械國際競爭力的提高,中材國際、中國建材裝備、中國建材集團等公司積極參與國際水泥工程總承包,捷報頻傳,使我國建材機械在國際市場的比重逐年增加。主要出口產品類別是水泥機械、墻體機械、石材機械、建筑衛生陶瓷機械、玻璃機械等子行業,特別是水泥機械裝備出口增速(128%)遠高于行業總水平,玻璃機械與建筑衛生陶瓷機械出口增速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潛在問題不容忽視
上半年行業利潤雖然增長較快,但上游行業鋼材、銅等原材料的漲價對行業效益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鋼材價格今年3月份以后持續走高,到6月底上漲了15%以上,而行業內惡性競爭使建材機械產品價格始終在低價位徘徊,競爭日趨激烈,為此影響利潤增長的因素逐漸增大。
而且在統計的299家企業中僅31家有新產品投入,新產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僅為6.5%,遠低于機械工業的平均水平(18.62%)。玻璃機械行業的新產品產值為負增長,石材機械、玻纖機械等行業的新產品產值為零。因此在新產品產值118.22%增長率的背后有更多值得行業思考的問題.
由于行業門檻低,部分建材機械子行業需求的強勁增長,也導致大量企業涌入,行業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圍繞大型骨干企業的中小企業群體尚未形成,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尚不足百余家。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問題也依然存在,上半年建材機械行業應收賬款為16.14億元,同比增長13.92%,其占流動資金總額的21.47%,加重了企業的資金緊張狀況。隨著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將進一步導致建材機械企業重新洗牌并出現分化。
全年走勢看好
由于今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建材行業結構調整深入進行,加之國際產業轉移仍在繼續,無論從宏觀經濟環境,還是建材自身的運行環境來看,有利于建材機械行業繼續實現平穩較快的發展。
在建材行業總體向好的情況下,根據行業不同的投資熱點,建材機械各子行業走勢差異趨大。具體來看,曾經支撐建材機械行業高速增長的水泥機械在2006年上半年增幅已明顯回落,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行業內53家重點水泥機械設備制造企業完成水泥設備21.29萬噸,同比下降11.3個百分點,統計的53家企業中有23家企業水泥機械產品產量為負增長。這種狀況下半年不會有大的改觀,預計水泥機械行業產銷增速將在20%左右。墻體材料機械今年任務將很飽滿,根據墻體材料市場需求,預計墻體材料機械行業增速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預計達到60%以上,出口將比上年有所增加。平板玻璃機械將實現平穩增長,全年增長幅度預計在15%~20%左右。建筑衛生陶瓷機械增幅預計在20%左右或略高。
鋼材價格今年3月份以后持續走高,到6月底上漲了15%以上,而行業內惡性競爭使建材機械產品價格始終在低價位徘徊,競爭日趨激烈,為此影響利潤增長的因素逐漸增大。
而且在統計的299家企業中僅31家有新產品投入,新產品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僅為6.5%,遠低于機械工業的平均水平(18.62%)。玻璃機械行業的新產品產值為負增長,石材機械、玻纖機械等行業的新產品產值為零。因此在新產品產值118.22%增長率的背后有更多值得行業思考的問題
由于行業門檻低,部分建材機械子行業需求的強勁增長,也導致大量企業涌入,行業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圍繞大型骨干企業的中小企業群體尚未形成,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尚不足百余家。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問題也依然存在,上半年建材機械行業應收賬款為16.14億元,同比增長13.92%,其占流動資金總額的21.47%,加重了企業的資金緊張狀況。隨著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入,將進一步導致建材機械企業重新洗牌并出現分化。
全年走勢看好
由于今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建材行業結構調整深入進行,加之國際產業轉移仍在繼續,無論從宏觀經濟環境,還是建材自身的運行環境來看,有利于建材機械行業繼續實現平穩較快的發展。
在建材行業總體向好的情況下,根據行業不同的投資熱點,建材機械各子行業走勢差異趨大。具體來看,曾經支撐建材機械行業高速增長的水泥機械在2006年上半年增幅已明顯回落,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行業內53家重點水泥機械設備制造企業完成水泥設備21.29萬噸,同比下降11.3個百分點,統計的53家企業中有23家企業水泥機械產品產量為負增長。這種狀況下半年不會有大的改觀,預計水泥機械行業產銷增速將在20%左右。墻體材料機械今年任務將很飽滿,根據墻體材料市場需求,預計墻體材料機械行業增速要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預計達到60%以上,出口將比上年有所增加。平板玻璃機械將實現平穩增長,全年增長幅度預計在15%~20%左右。建筑衛生陶瓷機械增幅預計在20%左右或略高。 |
|
原作者: 中國建材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 王玉敏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立場。聯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