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堅持科學發展觀提高散裝新水平 大連“十五”發散成果喜人汨
“十五”期間,大連市散裝水泥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周期,增勢明顯,各項指標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累計水泥散裝量1449萬噸,較“九五”增加417萬噸,平均年散裝量289萬噸;平均散裝率為52.74%,比“九五”期間年平均提高6.52個百分點。各區市縣累計水泥散裝量383萬噸,同比增加233萬噸;平均年散裝量76萬噸,比“九五”增加46萬噸;平均散裝率為31.18%,較“九五”增加13個百分點。大連市散裝量占全省散裝總量的42%。
經過“十五”時期的發展,大連市發展散裝水泥的裝備和設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散裝水泥發放庫95座,一次容量14.7萬噸;固定接收庫176個一次容量5.5萬噸;散裝水泥流動罐586個,一次容量1.1萬噸;散裝水泥專用汽車202臺,一次運量1886噸;混凝土攪拌站75個,生產能力可達900萬立方米;混凝土攪拌車653臺,一次容量3918立方米;混凝土泵車85臺;散裝水泥專用火車6輛。目前,大連市散裝水泥綜合配套能力可達380萬噸,為大連市“十一五”散裝水泥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2005年是“十五”以來散裝水泥工作發展最快的一年。全年共發散351.42萬噸,比上年增加37.77萬噸,超額完成省下達的320萬噸的計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散裝率達到56.41%,比上年增加4.41個百分點;預拌混凝土供應量達到540萬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0萬立方米;預拌砂漿已在外墻外保溫工程等方面規模化應用;金州區、旅順口區和北三市的散裝量達到116.31萬噸,比上年增加16萬噸,占全市增加量的42.36%;散裝率達到41.20%,比上年增加6.7個百分點,高于全省36.18%的平均散裝率水平,全面完成了年初部署的工作任務。
近幾年,大連市散裝水泥工作之所以取得歷史性進步,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政府重視,領導支持,理順管理機構是散裝水泥發展的有力保證。
市政府為強化散裝水泥工作的管理職能,將市散裝水泥辦公室劃歸市建委。各區市縣政府對這項工作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機構也在進一步理順中。瓦房店市、普蘭店市、莊河市、開發區和旅順口區政府都相繼在行政服務中心為散裝水泥辦公室設立了服務窗口。莊河市政府和主管部門,將散裝水泥工作作為本地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同時將散裝辦的經費改為全額撥款。由于大連市各級領導和政府對散裝水泥工作的重視,使大連市的散裝水泥工作能夠得到穩步發展,并連續多年被省評為先進單位。
二、以政策為主線,以發展為主題,不斷推動散裝水泥的發展。
散裝水泥發展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涉及到水泥的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環節。各級散裝水泥辦公室,能夠全力尋求政策支持,堅持以政策為先導,積極宣傳和貫徹遼寧省和大連市關于發展散裝水泥的省長令和市長令,以及國家七部委下發的《散裝水泥管理辦法》,規范和引導發展散裝水泥的行為。去年年初為全面落實國家和省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和政策要求,市散裝水泥領導小組組織召開了全市散裝水泥工作會議,對全年的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各區市縣也都召開了相關會議,對市散裝水泥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了落實;大連市的計委、建委、經委、財政局、環保局、建材協會等部門,在政策落實、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和專項資金征收等方面,兼顧了散裝水泥的發展要求,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形成了齊抓共管、共謀發展的局面,推進了散裝水泥的發展。
三、以市場為導向,以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為載體是提升散裝水泥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
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應用,是實現建筑業現代化的必然途徑,也是發展散裝水泥的有效載體,2005年用于預拌混凝土的散裝水泥200多萬噸,占全市散裝水泥用量的70%.為散裝水泥的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莊河市去年新建了兩家攪拌站,開辟了北三市使用預拌混凝土的先河。緊隨著預拌混凝土的應用,預拌砂漿在大連市也已開始應用。大連中申建筑,自籌資金500多萬元,建設兩座預拌砂漿生產站,為幸福E區10多萬平方米的房屋建設工程提供抹灰與砌筑砂漿2萬多噸,率先在大連市建設項目上實現預拌砂漿的應用,拓寬了散裝水泥的使用領域;大連建科院從2003年開始生產干混砂漿,至去年為大連市的一些主要建設工程供應了8000多噸的產品,其良好的性能得到了好評,同時也提升了“發散”的層次。
四、立足科學發展,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是散裝水泥發展的基礎條件。水泥工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產業升級,改善了水泥生產的技術狀況和生產條件,提高了水泥的品質,增多了產品品種,適應了散裝水泥的發展要求。2005年大連市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企業,在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中,仍然成為主角,散裝率都有明顯提升,大連小野田水泥公司散裝率達到90%,金山、新虎、五島水泥廠散裝率都提高近10個百分點,達到60%以上。大連水泥集團一直是發散的先進企業,也不斷注入資金,采用科技手段,提高散裝水泥的發放效率,去年大連水泥集團散裝率達到69.95%,同比增加了4個百分點。水泥生產結構的調整,使大連市發展散裝水泥的基礎得到進一步夯實。
五、堅持統一規劃,城鄉并舉,是區(市、縣)散裝水泥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進入“十五”以來,隨著國家戰略性結構調整的實施,農村城鎮化、城鎮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為區(市、縣)散裝水泥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大連市各級散裝辦,能夠根據市政府的總體部署,積極開展工作。市散裝辦能夠堅持統一規劃,分級管理,分類指導的原則,通過召開工作會議,交流經驗,互通信息,做好對區(市、縣)的服務、協調和散裝水泥計劃的落實工作。旅順口區散裝辦,以宣傳工作為切入點,結合“全國節能宣傳周”和“世界環境日”的活動,進行廣泛宣傳,并為企業做好服務和協調工作,使該地區散裝水泥率提高10.96個百分點,達到40.96%.開發區散裝辦能夠主動與保稅區和高新園區的建設主管部門進行溝通,解決這些盲點區域的發散問題,全年散裝水泥使用率達到65%以上。莊河市散裝辦,注重樹立典型,以華豐家俱有限公司在建設項目上百分之百使用散裝水泥達10多萬噸的典型引路,帶動本地區散裝水泥工作的開展。瓦房店市散裝辦,為引領散裝水泥的發展,年初在新虎水泥廠召開了瓦房店市散裝水泥工作會議,使與會者對散裝水泥的發展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吸納社會資金增置了十余輛大型散裝水泥專用車輛,滿足散裝水泥運輸的需要。全年發展散裝水泥58.23萬噸,同比增加了12.65萬噸,散裝率提高了近5個百分點。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了大連市散裝水泥的發展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環節和問題。一是水泥散裝率相對還很低,主要依賴幾個大中水泥生產企業的拖動作用;二是能耗大、產量低、污染嚴重、發散能力不足的水泥廠的比重還很大;三是商品砂漿的應用領域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四是散裝水泥的裝備技術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局部地區還沒有建設混凝土攪拌站,影響了散裝水泥的廣泛應用。對于這些影響大連市散裝水泥快速發展的因素,在新的一年里,要增進協調和配合,采取措施,逐步加以改善和解決。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發展散裝水泥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也為完成“十五”規劃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