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業技術進步要重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水泥生產線技術進步從工藝上采用新型干法生產工藝,單線規模大,生產控制自動化程度高,使人均水泥產量得到了飛躍式的提高,現普遍能達到5000噸水泥/人年以上。而在上一世紀90年代初時,日產2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一般還不到900噸水泥/人年。
如果生產線的規模大了,自動化程度也高了,而用人沒有減少的話,甚至多了的話,將直接影響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沒有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也就滿足不了人們對勞動報酬提高的需要,也使產品的競爭力下降。
應該指出的是有部分企業經營者并沒意識到這一點,甚至認為多用1 個勞動者,也就1年多花1萬多元的事,不在乎。就拿北京公交來說,在大城市中,遲到上月才推行IC卡,這也姑且不議了。令人不解的是售票人員一個沒少用。投入了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系統的好處只是少了有限的幾個車隊和公司的點鈔人員,但同時卻又增加了系統的維護人員。從總體上支出還可能有所增加,體現在勞動生產率上,恐一丁點兒的提高也沒有。唯一的出路恐又是提價。
水泥行業已完全是市場競爭的行業,不斷降低產品成本是保持競爭力的根本。前一段時期,通過生產工藝的更新換代,大大提升了水泥產品的競爭力。迫使落后生產工藝逐漸退出市場。現新型干法水泥產能已占總產能的40%以上,在今年,至多明年,新型干法水泥將改變長期以來立窯水泥占統治地位的局面。產品競爭的主要方面將在新型干法水泥企業間展開,此時,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對競爭力的影響將越來越大。
水泥企業在提高資源利用、節能、環保上應下足功夫外,也必須要重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如對這一形勢認識不足的話,將猶如當初對新型干法水泥工藝認識不足,延誤了良機一般,從而陷入被動。水泥行業不是壟斷行業,可沒有公交那樣的提價福份。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