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凝石技術展現廣闊應用前景
中國是世界水泥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但傳統的水泥生產能耗高、污染重,且資源消耗大。據專家介紹,我國適宜燒制水泥的石灰石可開采儲量為250億噸,以2003年的水泥產量計算,僅夠用30余年。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日益成為全社會共識的情況下,中國水泥行業面臨巨大的發展壓力。
地質學研究發現,天然火山灰等物質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通過沉積、變質過程,可以轉變為長期穩定存在的鋁硅酸巖石。根據仿地成巖理論,清華大學國土礦產資源與利用研究中心主任、首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孫恒虎發明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凝石技術:以各種工業廢棄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業固體廢棄物等)為主體原料,配以少量成巖劑,在常溫常壓條件下生產出高性能的新型建材——硅鋁基類水泥產品。
與普通水泥相比,凝石具有多種優點,如:生產過程屬于“冷操作”,節省大量能源;生產過程減少大量煙塵,不污染環境;以各種廢渣、河沙為原料,不破壞天然資源;在強度、密度、耐腐蝕、抗凍融等方面,產品性能優良;生產工藝簡單,對傳統水泥生產線稍作改造就可用于生產等。
目前,這一技術已走出實驗室,在吉林、河北、廣西等地建立了十多條生產線,產品在道路工程、廠房建設、基礎工程、礦業工程及混凝土制品方面得到規模化應用。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