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政府、部門、企業—合力 海島散裝、墻改—嬌艷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生態海島市為出發點,以發展散裝水泥和新型墻體材料為落腳點,一心謀發展,兩手抓工作:既抓散裝率又抓散裝量;既抓新型墻體材料發展,又抓粘土磚瓦整治,促進散裝和墻改事業較快發展,為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貢獻。這是4月20日,浙江省舟山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召開全市散裝水泥和墻材改革工作會議確定2006年對兩項工作的總體要求。
舟山是聞名遐邇的海島地區,共有大小島嶼1390多個,發展散裝水泥及新型墻材有較大難度。但該市市委、市政府、市發改委等對發展散裝水泥和墻改工作十分重視,早在1986年就建立了市散裝水泥辦公室,隨后,兩區兩縣也組建機構,配備了工作人員。在行政主管部門市發改委正確領導、市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兩級散裝辦艱辛工作和水泥生產、流通、使用企業廣大職工共同努力下,兩項工作成效顯著。以2005年為例,全市使用散裝水泥76.37萬噸,比上年增長10.44%,其中自產自供7.02萬噸,散裝供應率達到100%,商品混凝土供應量達到70.98萬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75萬立方米;建筑工程散裝水泥使用率達到80.39%,其中市本級達到85%;建筑工程專項資金征收率達到97%以上。墻材改革工作也都超額完成了省下達的各項指標。總結回顧過去的工作特點,市發改委經貿流通處處長、兩辦主任桑恩偉在工作報告中概括為6點:①加大宣傳力度,認真貫徹政策法規;②結合海島實際,加大“禁現”“禁實”管理;③引導協調推廣,促進新型墻材發展;④拓展用散范圍,不斷增加散裝水泥使用量;⑤嚴格規范操作,加強兩項資金管理;⑥強化服務職能,提高工作效率。在部署2006年工作時,桑恩偉提出,要把握創造性地貫徹執行市政府實施意見,將海島農村作為發展散裝水泥新的突破口等5個關鍵點,據介紹,該市在主要海島上建設中轉庫和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等方面已做了許多扎扎實實的較有成效的開拓性工作。
在此次工作會議上,通報了市對兩區、兩縣2005年度目標責任管理考核情況,通報表彰了舟山銀馬水泥有限公司等8個先進單位,鄭晨躍等30個先進個人,還當場簽訂了2006年度目標責任管理書,區縣兩辦主任分別在會上介紹交流了工作經驗。據悉上述做法是舟山市發改委和兩辦多年來的工作慣例。
此次工作會議,由市發改委助理調研員蔡信爾主持,副主任徐劍波到會講話。省散裝水泥辦公室主任蔣爾忠偕有關人員專程蒞會講話,祝賀取得的工作成績。會后,赴六橫島散裝水泥兩個中轉站及農村散裝水泥供應點考察指導,對舟山市兩級散裝辦同志及主管部門領導,結合海島實際,與有關企業干部職工不等不靠,知難而進,銳意拓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和墻材革新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給予高度贊揚和鼓勵。
編輯:
監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