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建德散裝水泥發展喜人 混凝土發展譜新篇章
一、散裝水泥大幅增加,散裝率有較大提高。
“十五”期間,全市完成散裝水泥發放量414萬噸,年均增加82.1萬噸,年增長率174.74%,散裝率年均提高32.2個百分點。“十五”期間,全市因使用散裝水泥,節約包裝紙2.48萬噸,折合優質木材13.66萬立方米。節約煤炭3.23萬噸,節電0.3億千瓦時,節約燒堿0.91萬噸,減少水泥消耗18.63萬噸,創綜合經濟效益1.86億元。
二、技術先進,實力增強。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為水泥生產線大幅度提高產量和節能降耗,解決環境污染、資源綜合利用、余熱發電,以及為企業發展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從2003年開始,我市水泥工業充分發揮本地的石灰石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現代化的水泥產業基地,先后引進并建成新型干法窯生產企業三家。建德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155萬噸/年,已生產水泥215.05萬噸,其中散裝水泥139.38萬噸,水泥熟料361.46萬噸。建德紅獅水泥有限公司于2004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310萬噸/年,已生產水泥熟料337.82萬噸。建德三獅水泥有限公司于2004年建成投產,設計能力為155萬噸/年,已生產水泥熟料132.64萬噸。
建成水泥粉磨站三家。其中建德紅獅安仁建材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成投產,共生產水泥140.55萬噸,其中散裝水泥126.2萬噸,散裝率高達90%以上。
新增預拌混凝土攪拌站一家,設計能力為50萬噸/年,共生產商品混凝土28.85萬立方米。
三、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
建德市在“九五”末和“十五”初期,共有小立窯水泥企業28家,37條生產線,總規模190萬噸。但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落后、技術含量低、產品質量差。根據國家經貿委關于水泥行業結構調整的要求,在第一輪水泥結構調整中,建德市關停了14家不符合產業要求的小立窯企業,并拆除了17條生產線。2005年,按省、杭州市行業部門的部署安排,又進行了新一輪的水泥結構調整,全市的22臺機立窯,當年就拆除了21臺,另一臺在今年上半年拆除,實現了水泥產業的徹底升級。引進海螺、三獅、紅獅水泥集團的四條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以及近400萬噸的水泥粉磨生產規模,使我市的散裝水泥在“十五”后期得到了快速發展。
四、資源綜合利用取得新進展。
海螺水泥、紅獅安仁建材、超翔水泥和三獅松濤等企業,堅持把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治理相結合,以環境保護促進資源綜合利用。2005年,廢資源利用量達到328133噸,廢資源綜合利用率達31%以上。海螺水泥利用回轉窯所排放的廢氣熱焓(溫度達320℃~360℃)建設余熱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8300kw,技改投資達8370萬元,此項目已于今年初得到了省經貿委的批復。該項目在今年10月份可并網發電,預計年發電量為6374萬千瓦時,是該公司全年近一半的用電量,年節約電費2887萬元。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