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上海建筑工地自拌砂漿不能評優
日前,筆者從上海市建設交通委獲悉,建筑工地自拌砂漿造成施工噪音和揚塵的現象將進一步得到控制。今年起,如果建筑工地想評上文明工地和優質結構工程,它就必須使用商品砂漿。
多年以來,我國建筑用砂漿都是在建筑工地由建筑工人用水泥、石灰膏和黃沙現場拌制,現拌砂漿要添加熟石灰,而上海地區目前沒有大型的石灰膏生產企業,熟石灰幾乎都是無照、無證、無環保設施的小作坊生產的,這些小作坊取河里的水消解石灰并直接向江河排放廢水(石灰膏的生產在上海每年總量超過400萬噸),對上海環境的累積破壞相當嚴重。
上海市人大代表金愛華對此問題十分關注,并于今年兩會提出了推廣使用商品砂漿的書面意見,她認為,“如果使用專業工廠生產的商品砂漿,上海市每年可減少工地揚塵3萬噸以上。” 然而,上海商品砂漿的推廣并不樂觀,2004年全市商品砂漿使用量不足50萬噸,2005年約90萬噸,不足推算總用量2900萬噸的3%。
“有些企業對商品砂漿不接受,主要是因為商品砂漿價格每噸比自拌砂漿高出50至100元。”據市建設交通委介紹,“為了提倡建筑工地使用這種環保材料,上海正在研究制定限制砂、石運輸車輛在市區通行的措施,從而在源頭上禁止現場自拌砂漿。”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