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網視點]自密實混凝土技術亟待統一的標準
自密實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簡稱SCC)就是要配制成純粹靠混凝土自重,就能澆注到模板內各個角落,而不需任何振搗。盡管自密實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流動性,但其粗骨料是不離析的。
自密實混凝土的出現,源于1983年以后的幾年中,日本遇到的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以及因技術工人數量的減少而引起混凝土質量下降。在1986年,東京大學的學者Okamura提出了發展SCC的必要性。1988年,東京大學的Ozawa,第一次用在建材市場上采購的材料配制出了自密實混凝土。
自密實混凝土技術的發展已有20年的歷史,在國內也已應用10多年。近幾年自密實混凝土在我國發展應用速度加快,應用領域也隨之進一步的拓展。今年5月,全國首屆自密實混凝土技術國際學術會議在中南大學隆重召開,這次會議成員包括來自歐洲、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的40多位國際知名專家以及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臺灣科技大學等著名高校的教授學者和一些研究機構、工程開發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與會專家將就自密實混凝土原材料與配置技術、其工作性、材料性能、結構性能、施工與應用技術學等諸多問題展開為期三天的深入交流和探討。此次會議的召開對于推動自密實混凝土技術在中國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新型、高效、高強混凝土技術的日趨成熟,自密實混凝土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也逐漸推出。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去年頒布的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05)中,自密實混凝土技術也榜上有名,但由于國內尚未有統一的工程標準,致使在應用中缺乏指導性文件,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也令此項技術的推廣應用速度滯后。
為此,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2004)建標協字第31號文下達了“關于印發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2004年第二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將《自密實混凝土應用規程》列入了編制計劃(經建設部備案)。經過全體參編單位三次大會,多次小會,同時,多次以不同的檢測方法進行了試驗研究;搜集了國內外有關的標準資料,翻譯了國外的有關資料,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歷時1年多的時間,編制了《自密實混凝土應用技術規程》(征求意見稿)。由此,中國自密實混凝土技術開始走上正軌,而相繼出口的規程、標準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技術的快速發展!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