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行業產能嚴重過剩 國家確定八大調整重點
部分行業產能出現嚴重過剩,而一些高能耗的落后工藝、裝備和產品仍在盲目發展,這已經成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為此,國家近期出臺了《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和與之相配套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發展改革委產業政策司司長劉治對法規進行了解讀。
鋼鐵電解鋁等七大行業產能嚴重過剩
劉治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去年以來,發展改革委集中力量對部分行業的生產能力過剩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調查發現,鋼鐵、電解鋁、鐵合金、焦炭、電石、汽車、銅冶煉等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比較突出,水泥、電力、煤炭、紡織等行業也有潛在產能過剩的問題。
鋼鐵的生產能力到2005年底約達4.7億噸,在建能力是7000萬噸,擬建能力是8000萬噸。電解鋁的生產能力到今年年底已達到1030萬噸,超過市場需求260萬噸。
由于產能過剩,去年以來這兩個行業的產品價格大幅回落,經濟效益增幅也大幅回落。到10月末,鋼材價格下滑到2003年末的水平,相當一部分鋼材價格已跌破了成本價。去年前10個月,鋼鐵行業的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49%,利潤增幅11.2%,同比回落了52個百分點。電解鋁行業大部分處于虧損狀態。
發展改革委準備從今年開始對這些行業的過剩生產能力采取措施進行結構調整。一方面限制新增產能的盲目擴張,同時大力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加快兼并和重組的步伐,按照市場原則,以資產資源為紐帶,鼓勵企業做強做大,提高產業集中度。
產業結構調整確定八大重點
一是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二是加強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三是以振興裝備制造業為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發揮其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四是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進一步增強高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五是提高服務業比重,優化服務業結構,促進服務業全面快速發展;六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七是優化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區域產業布局;八是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國內產業結構升級。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