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深、粵三地外加劑企業共謀行業發展側記
2005年年底,北京市混凝土協會外加劑分會組織北京市混凝土及混凝土外加劑企業,一行15人來到深圳、廣州等地的企業進行了實地考察,并與當地的混凝土協會進行了業務交流。
在深圳,海川新產品引人注目
來到深圳,深圳混凝土協會外加劑分會的會長陳偉國接待了大家,并帶領大家參觀了深圳市海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海川股份公司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之初成立起來的新興企業,是以經營高新技術產品成套應用技術為主,并提供高品質配套服務的專業技術集成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發展成為跨先進高分子化學產品、先進工程材料、光機電一體化、農業科技、信息通訊等多個行業,集投資、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股份制集團企業。總部設在中國深圳,在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及亞洲、北美、歐洲等地區設有70多個辦事處和分公司。
海川股份執行總經理湯惠工帶領大家一一參觀,因已臨近圣誕,整個海川公司被布置得十分漂亮,歡快的節日氣氛隨處可以感受到。令大家最為驚訝地是公司的一間圖書室,面積不是很大,整間屋子擺滿了書柜,據湯惠工介紹,這里存放了幾百種圖書和期刊,只要與公司業務有關的國內外書籍,在這里都可以查閱得到,而且對公司的每一位員工開放。
來到公司一樓,湯惠工重點向大家介紹了深圳海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它是海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新型工程材料、工程技術、工程設備的研究開發、引進和應用推廣為主,不斷將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應用于國內的工程建設中,公司業務范圍涉及公路、鐵路、市政、機場、港口、工業與民用建筑、城市軌道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建設領域。大家在翻閱資料時,看到了路威® 2002聚丙烯腈纖維的相關介紹,都非常感興趣。它是海川工程公司近年來研制的新產品,一種專用于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增強纖維。作為混凝土的次加筋材料,路威® 2002纖維可有效地抑制混凝土早期的塑性裂縫和干縮裂縫,提高混凝土的韌性及抗沖擊性能,改善混凝土的抗凍性、抗滲性等耐久性能。路威® 2002纖維已成功應用于湖北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等全國重點工程中。
在廣州,兩地協會交流工作經驗
來到廣州時正下起了小雨,讓大家感到了一絲寒意,穿上從北京帶來的棉衣倒是剛剛合適。冒著小雨,大家參觀了廣州市建筑集團混凝土有限公司羅沖圍攪拌站,它是廣州市成立的第一家商品混凝土生產企業。這個攪拌站占地1.2萬平方米,擁有兩條意大利進口雙臥軸強制式時產200立方米和兩條德國進口單臥軸強制式時產105立方米混凝土生產線。多年來,公司研制成功了微膨脹補償收縮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重晶石防輻射混凝土以及C60~C100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技術方面處于廣州市同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來到廣東柯杰外加劑科技有限公司時已是下午,這時雨已經停了。據柯杰公司總經理柯科杰介紹,公司擁有先進的合成工藝技術與中試、生產裝置,以及科研和質量檢測設備。采用新工藝和新材料研制成功的新型KJ高效減水劑及其系列產品,經專家鑒定確認:“除具有高效減水劑所共有的特性外,還具有對水泥的適應性好、混凝土抗折強度較高、離心混凝土浮漿較少等特點,更有利于在離心混凝土制品與其他混凝土工程中應用。該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居國內領先水平。”目前,這一系列產品已在廣東、廣西、湖南、海南、上海、天津等地的各種混凝土工程與固井工程上大量應用,并可替代國際上某些名牌產品,公司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來到柯杰公司的會議室,廣州市建筑業聯合會混凝土分會副會長盧寶永早已等候多時。大家稍作休息,便請北京市混凝土協會外加劑分會會長薛軍介紹了分會近年來的工作情況。北京市混凝土協會外加劑分會成立于1994年,不斷發揮其網絡性、橋梁性的作用,做了大量開創性的工作。率先在全行業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受政府委托于1999年制定了《混凝土外加劑行業三年發展規劃》,2004年制定了《北京市混凝土外加劑發展導向意見(2005-2008)》,成為北京市混凝土外加劑領域的行業政策。從2003年起,針對外加劑行業人才嚴重不足的現狀,分會率先在國內與高等院校聯合舉辦外加劑工程師培訓班,學員來自混凝土攪拌站和外加劑企業。目前,第一批學員已經畢業,受到了各地行業同仁的關注。
分會還積極響應政府部門的部署,開展了清理拖欠款工作,號召全體會員單位簽署了《行業自律公約》。2005年3月,分會起草了《混凝土外加劑買賣合同》示范文本,并由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建委批準推行使用。此次示范文本對供貨數量及質量的驗收確認、價款結算及支付、雙方義務、違約責任作了明確的約定,特別是對質量責任的認定和貨款結算的時限有了較詳細的約定,避免了在合同執行過程中由于界限不清而造成工程長期不能驗收和貨款不能及時結算的合同糾紛。所作的種種工作都得到了廣大會員的支持和擁護。
在聽取了北京同行的介紹后,盧寶永不住地稱贊北京市外加劑分會工作上取得的成績,同時也介紹了廣州市混凝土行業的情況。廣州市的預拌商品混凝土行業在全國起步較早,到目前為止,廣州市已獲得商品混凝土專業資質的企業共有60家,現有攪拌站81個。混凝土攪拌的設計年生產能力已經超過2800萬立方米,由于攪拌運輸車未能完全配套,生產供應能力應在每年2200萬立方米左右。目前攪拌站的建設規模和生產能力越來越大,3立方米的攪拌機已經成為新建或擴建攪拌站的主流生產設備。
廣州市的混凝土行業與其他地區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混凝土企業一般不配備混凝土輸送泵。以前一般是建筑施工企業自己配置拖式混凝土泵,現在由于設備租賃市場規模比較大,工程施工所需的混凝土泵送設備大部分都是向設備公司租用汽車泵或拖式泵解決,這樣有利于提高設備的使用率。
廣州市預拌混凝土的生產量一直在穩步發展。2003年生產了980萬立方米,2004年共生產了1337萬立方米,位于全國大城市前列,僅次于上海、北京等發展較快的城市,主要原因是廣州市郊區及所屬區、市等地并未嚴格執行廣州市人民政府的規定使用商品混凝土,仍然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的方式。
廣州市預拌混凝土企業生產供應建設工程所需的最高強度混凝土為C80混凝土,預拌混凝土泵送高度最高為280多米。特種混凝土,如鋼纖維混凝土、杜拉纖維混凝土、膨脹混凝土等也有生產,但總的來說技術含量和技術水平仍低于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和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地區。但盧寶永也指出,隨著廣州市作為華南地區中心城市和作用日益加強,和2010年亞運會主辦城市的申辦成功。這些機遇對廣州市城市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推動建筑業及其混凝土行業的發展。廣州市未來需要的預拌混凝土必須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根據目前的情況預測,廣州地區的混凝土企業、攪拌站數量、混凝土生產能力等在未來幾年都會有比較明顯的增長。
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行業協會具有不可替代的協調、指導功能,它以一種有效的工商業活動管理方式顯示出其特有的商業文化傳統,呈現出民間組織性、利益公共性、互益性、平等性和開放性等一些重要特征,它在國家一些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勞資和貿易糾紛的談判和解決,以及行業標準的制定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北京、廣州兩地的行業協會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同時也希望與全國各地的協會不斷交流經驗,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好的服務,另一方面為政府當好參謀。
編輯:
監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